第37章 親生的(第2/4頁)

生產隊幹活不比自己家,姚大嫂和姚二嫂這會兒再去幹活,也不算工分了,幹脆就都不去了,妯娌兩個,一個去收拾準備做晚飯,一個就去打水澆菜。江滿扶著肚子,拉著江谷雨回自己屋裏。

這兩間屋,是原主和姚志華結婚的房子,茅草,土坯,很小的木頭窗戶,這樣的房子,江滿上輩子只在博物館和民俗風情園見過。當地農村都是這種房子,放眼望去,整個村莊一片灰突突的。

姚家老宅子一排八間房,老二姚志軍和老三姚志華都住這邊,老大姚志國家裏孩子多,住不下了,前幾年已經搬到到後頭四間房子,不過並沒有分家,幹活吃飯還都在一起,一大家子,數數十五口人。

屋裏光線很暗,但收拾得十分整潔,一張床,一個抽屜桌,兩口木箱和兩把椅子,抽屜桌上用鐵質書撐立著一排書,主要都是中小學課本,還有些零散物件,小圓鏡子,梳子,搪瓷缸,牙刷牙膏,也就沒別的了。

拉開抽屜,裏面居然有一把老式的木柄金屬框的放大鏡,拿在手裏沉甸甸的,還有幾把刻刀,倒是沒看見有印石。

姚志華果然是在城裏讀過幾年書的,就比如,這年代農村很多人家裏都看不到牙刷牙膏。

“糟糕,去供銷社忘了給你買牙刷了。”江滿嘀咕一句。

江谷雨則說,她平常在家也沒用牙膏,嫂子進門當家,一分錢都攥得緊緊的。“我平常就是用紗布條纏在手指上,用鹽水擦擦。”

“那不方便,下回去鎮上,記得給你自己買牙刷。”

江滿拿起那面巴掌大的小鏡子,看了看,其實不用看她也知道,原主跟她,實在長得太像了,五官精致,面容耐看,幾乎一模一樣。

要說哪兒不一樣,大概就是原主性子內向安靜,平日裏總是眉眼溫順的,而“低眉順眼”這個詞,就不大可能出現在江滿身上。

她把鏡子翻過去,後面是經典的紅色的工農兵畫像。

大家大口的,江滿開始盤算著,吃飯該怎麽吃。且不說她對著姚老太那張臉會反胃,就說江谷雨,要跟姚家一大家子一起吃飯,男女老少的,肯定也別扭。

正想著,姚二嫂笑嘻嘻伸頭進來:“她三嬸,大嫂說晚上煮點蕎麥粥,吃玉米餅子,谷雨妹子來了,再炒兩樣茄子、豆角,弄點小鹹菜。我尋思你剛出院呢,用不用專門給你做點啥飯”

“不用了,我要敢那麽嬌貴,又得找罵。”江滿一笑說,“二嫂,有個事倒要麻煩你,別人我麻煩了也沒用,就是醫生交代我,要少吃多餐,每頓飯少吃,一天吃五頓,叫我最近不要太走動,說我這次太兇險,最好還是臥床。”

“哎,我知道了。”姚二嫂立刻說,“回頭我把飯給你送屋裏來,我跟她奶說,上午下午你得加餐做飯。”

瞧,跟明白人說話就是痛快。江滿忙笑道:“對,就是這個事兒,可謝謝二嫂啦。”

她說著拿出一包東西,是用油紙包的兩塊雞蛋糕,往姚二嫂衣兜裏一塞,小聲說:“二嫂,這是谷雨給我買的,統共就這麽幾塊,人多實在不夠分,你拿兩塊給招娣、領娣吃。”

“哎,這我可不能要。”姚二嫂忙想推拒,“你瞧你大著肚子,倆丫頭怎麽能從你嘴裏搶食呢。”

“二嫂瞧你說的,咱們家,不是數著招娣和領娣最小嗎。”

“那我,就拿著啦都是她三嬸心疼倆丫頭。”姚二嫂摸摸衣兜,喜滋滋出去了。

看著日落西山,姚家人下工的放學的,一個一個陸續回來了。江滿懶得出去,再說她是“苦主”,臉都撕破了,她憑什麽出去主動跟姚老太說話呀,索性就和江谷雨繼續呆在屋裏。

姚老太扛著鋤頭進來,叫她姚老太,其實才五十幾歲,農村早婚早育,大孫子姚高產都已經十四了。

“高產,你三嬸回來了嗎人呢,咋都沒見個人影”姚老太站在院子裏大聲嚷嚷。

“不知道啊。”姚高產也大聲沖廚房裏問,“媽,我三嬸回來了嗎”

“回來了。”姚二嫂搶著說,“三弟妹下午不就接回來了嗎,醫生交代了要臥床靜養,在屋裏呢。”

姚老太氣得用力瞪了姚二嫂一眼。她故意大聲喊叫,無非就是想逼著江滿先出來跟她說話。

江滿跟江谷雨對視一眼,江谷雨一把拉開門,站在門口不冷不熱地問:“姚家嬸子,不是你讓大嫂二嫂去接我姐出院的嗎,我們下午回來,你不知道”

“不許再給我了,再給我不高興了。”肖秀玲笑著說,“楊楊要跟小弟弟小妹妹分著吃,你這麽大月份了,自己好歹注意點營養。”

江滿從肖秀玲家回來,看著中午時分了,小孩子們都放學了,就回家又拿了一盒餅幹,加上肖秀玲給回來的,配了兩盒,再去肖四叔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