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馬皇後

“聽說秀秀你最近正拉著下面那些婦人做生意?”朱元璋從外面回來,看到舒雲在看賬本,她不用算盤,也不用紙筆,心中默算,幾個呼吸就能得出結果了,朱元璋對舒雲的這個技能眼饞得不行,可惜的是,下面那些官員沒一個有這個本事的,只說這等心算之術是天賦,不是常人能學的,最終只得作罷。

舒雲將賬冊放了下來,然後說道:“也不是說讓她們做生意,實際上我只是想著,各家如今手上都有余錢,一個個有了錢,就是買地置產,如今天下因為戰亂的緣故,人口不多,就算是各家多買一些田地,也不影響下面分田,但是久而久之,情況便不一樣了!普通小民,在正常情況下,是不能經受半點風險的,不管是天災還是人禍,他們都很容易失去自己賴以生存的土地。就算運氣好,沒遇到什麽天災人禍,尋常人家,生個三五個孩子也是常事,孩子大了要分家,雖說不至於諸子均分,但是也是會越分越少的。尋常人家,土地越來越少,而有錢有權的人家,卻有各種手段增加自己的田產……”

不等舒雲說完,朱元璋就明白了,當即說道:“秀秀的意思是,需要限田?”朱元璋也是個舉一反三的人,當即開始琢磨,是不是要專門出台一條法律,限制各個家庭持有田產的上限。

舒雲頓時有些哭笑不得起來,連忙說道:“這倒是沒必要,大家之所以喜歡買地,無非就是土地看起來掙錢不多,但是卻很穩定而已!最重要的是,他們手裏那麽多錢,根本沒地方花,除了買地,還能幹什麽呢?如果他們的錢有地方投資,良田的收益也不如他們的預期的話,他們自然不會沒事去買地了!”

見朱元璋還是覺得有些茫然,舒雲幹脆跟他粗略地講解了一些這裏頭的收益,準確來說,如果不是大規模種植的話,其實種地的收益率是很低的,豐年的時候谷賤傷農,災年的時候,那真是要把豐年攢下來的錢全拿去買糧食都未必夠!而對於那些動輒幾千頃甚至更多的大地主來說就不一樣了,就算是每畝地能夠獲得的收益不高,但是當倍數比較高的時候,每年的收益也非常可觀了,這些收益還能再拿出來,趁著災年的時候低價買地,他們的土地越來越多,也就越來越有錢了!

這也是農業時代無法破解的輪回,也就是宋朝做得好一點,失去了土地流民被吸納進了廂軍,有國家養著,雖說對國家財政來說是個沉重的負擔,但是卻大大減少了不穩定因素。而手工業和商業的發達也讓更多的百姓不用依賴於土地,也能謀生,當然,這也是有一個限度的。進入工業時代之後就不一樣了,大量的人口會被工業所吸納,當做工所能賺到的錢財比農耕強得多的時候,大家自然會權衡利益幹系,許多人自然不會去種地,而是要進各種工廠謀生了!而如果沒有足夠的佃戶,在機械化農業生產還沒能盛行的時候,那些地主有那麽多的土地又有什麽用處呢?他們也只能減租降息,才能留得住一部分佃戶,另外,也會減少持有土地,改為投資工商業,這樣其實也就是形成一個良性循環了!

朱元璋聽得非常專注,跟那些只知道喊著三代之治,卻從來給不出一個具體辦法的人來說,舒雲雖說只是描繪了一個藍圖,但是想想就知道,這是切實可行的。

朱元璋的確重視農業,可是,不能因為重視農業,就將失去土地的農戶也捆綁在土地上,這就不是為他們好,而是害他們了!當然了,最重要的是,舒雲已經搞出了成績出來了,雖說應天如今的那些作坊多半就是紡織類的,其他的其實很少,但是,這對於應天的財政收入,已經是個很大的支撐了。最初級的農產品是最不值錢的,唯有將它們進行再加工,才能獲得更高的利潤。

不過,朱元璋想想也覺得,之前所說的事情,估計要很多年之後才會實現,所以,一開始的時候,還是應該抑制土地兼並,所以,還是得限田。

舒雲琢磨了一番,忽然想到後世的個稅,便笑道:“我倒是想了個主意,這事還得從稅收上頭著手!現在稅賦是非常雜亂的,等到回頭天下平定了,最好還是攤丁入畝,也就是將人頭稅也算到田稅裏頭去,不再額外征收人頭稅!然後按照土地的數量征稅,土地少的,只需要交最低等級的稅賦就可以了,以戶為單位,一戶人家的土地數量達到一個程度,就要增加征稅的比例,這樣的話,一方面可以敦促民間分家,不至於形成那種龐大的家族,另一方面,也可以防止有人擁有太多的土地!另外就是,對於官員還有士人關於土地的免稅特權也得規定一下,免得為了避稅,大家搞什麽投獻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