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馬皇後(第5/6頁)

而且,比起漢人來說,自然是草原上的民族對高麗更有威脅性,漢人大多不適應高麗苦寒的氣候,這也是為什麽隋唐時候,幾度征討高麗失敗的緣故,氣候差異實在是太大了。別說是這個時代,就算是放到幾百年之後,在這種地勢比較復雜的北方作戰,也是一件非常考驗人的事情。

而草原上的遊牧民族不同,從千年之前的東胡人,匈奴人,到後來的突厥人,契丹人,再到近一點的女真人,蒙古人,他們原本就生活在苦寒的北方,早就適應了這樣的氣候,閑著沒事的時候,也是要跑到高麗打草谷的,他們對氣候的適應能力,比起高麗人還要強呢,又兵強馬壯,高麗人是真的不願意招惹他們這些草原上的民族,能服軟還是先服軟,免得回頭真的打過來,只怕啥也不剩了!

相反,漢人就是典型的死要面子活受罪的那種,楊廣當年都差點將高麗滅國了,人家稍微吹捧一下,詐降了一番,就翻了盤,尤其,漢人就算是將高麗打下來了,其實也沒什麽,高麗最終還是高麗人的高麗。

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高麗人做出之前的選擇,半點不讓人覺得意外。

可是如今情況不一樣了,危險就在眼前,人家試個炮都能轟碎一個小島,高麗這邊海岸線可是很長的,就算他們不上岸,在化凍之後沿著海岸線一直放炮,也足夠高麗倒黴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高麗人也不敢賭朱元璋是不是君子,好不好面子了,只得老老實實地服軟,生怕惹怒了朱元璋,回頭自家就被滅國了!高麗人也是果斷,他們直接將高麗國內的那些元廷官員抓了綁了,恭恭敬敬地送到了船上。也是那些元廷官員壓根沒想到,一向恭順的高麗居然這麽快就翻臉不認人,被打了個措手不及,一直到被送到了戰船,然後作為俘虜運往應天,還是一副不可置信的樣子。

高麗這邊的變故自然被蒙古人知道了,他們一時間只氣得大罵白眼狼,但是卻也沒有什麽辦法。哪怕明軍已經快要兵臨城下,蒙古人這邊其實依舊不算一條心,王保保那邊甚至已經擁立了出逃的太子為帝,這會兒元廷名義上兩個皇帝,也算是奇觀了!

朱元璋巴不得元廷自個玩完,敵人都是豬隊友那才好呢!所以,一方面有條不紊地攻城略地,另一方面,還派人出去挑撥離間,最好元廷自個打起來。

不過很顯然,朱元璋想得太多了,不是所有人都蠢到這個份上的,蒙古人都已經到了這個份上了,就算是不能繼續團結一致,卻也不能一直內亂下去了。大家不得不暫時聯手。

明軍距離大都越來越近,大都儼然已經守不住了!元廷本來也不擅長守城,何況大家都想要保存實力,誰樂意被人甕中捉鱉呢!尤其,亡國之君能有什麽好下場呢,別的不說,當年徽欽二宗被金人俘虜,那真是生不如死。一番爭執之後,大家終於勉強達成了共識,大都不守就不守了吧!因此,聽到明軍攻占通州的軍報,不等明軍繼續前進,包圍大都,元順帝就帶著元廷諸多大臣還有麾下忠於他的兵馬直接逃了出去,留下帖木兒不花堅守,實際上,這位淮王已經是棄子了。

徐達的確是當世第一名將,一路高歌猛進,很快就兵臨城下。帖木兒不花倒是忠心耿耿,死守大都,但是,此時元廷早就已經是民心盡失,大都城內,就算是殘余的蒙古人都是人心惶惶,毫無鬥志。

不過是幾天的功夫,大都就已經被徐達拿下,帖木兒不花等人自盡殉國,還有一些舍不得死的也只能投降了。

“大都陷落,元廷差不多已經亡了!”書房中,舒雲看著軍報,臉上露出了一個笑來。

朱標也非常興奮,朱元璋這一輩人的目標就是驅逐韃虜,恢復中原,原本以為元廷那麽強大,有生之年未必能夠達成這樣的目標,因此,朱元璋還曾經對朱標表示,若是他這輩子沒能北伐成功,這個任務,還得他們繼承下去。

朱標那時候自然舉手發誓,自個一定會繼承父輩的志向,堅決覆滅元廷,為漢人報仇雪恨!

如今聽到舒雲說,元廷差不多已經亡了,朱標一時間竟然有一種不真實的感覺,那個曾經給漢人帶來了無數災難,帶來了不知多少陰影的元廷就這麽滅亡了嗎?

朱樉卻是有些郁悶地說道:“這麽不經打的嗎?我還想要去打這些韃子,多立一些戰功呢!”

舒雲笑道:“你很喜歡打仗嗎?”

朱樉理所當然地說道:“當然,男子漢大丈夫,立身世間,自然是要提三尺劍,立下不世之功才行!要是蒙古人這麽快就玩完了,那等我長大了,我該幹什麽呢?”說到這裏,朱樉都有些低落起來了。

舒雲笑了起來:“這個倒不至於,元廷丟失了中原,但是,他們還有草原,一時半會兒,他們還是可以支撐下去的,所以,說不定過個幾年,你爹就允許你帶兵北伐草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