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馬皇後(第5/6頁)

看朱元璋對於那些歸附的部族是怎麽做的就知道了,直接編戶齊民,讓他們從遊牧變成定居,雖說牧民的日子好過多了,但實際上,那些被封了官位甚至是爵位的部族的頭人實際上卻是失去了絕大部分的權力,只能做個富家翁,要是他們善於經營的話也就算了,不善經營的,說不定用不了幾年,就被那些奸猾的商人將手裏頭的錢忽悠完了!

所以,不管下面的牧民如何厭戰,上層的北元貴族卻是不願意放棄如今的權勢的,為了保證他們的富貴,他們是不在乎下面牧民的死活的!王保保之所以到現在還能夠保持自身的影響力,就是因為他是唯一一個幾次打敗了明軍的。

京城這邊距離草原並不是很遠,即便是皇太子大婚,前方依舊在保持著低烈度的戰事,常有捷報傳來,京城的百姓對此習以為常,勝利是常態,膠著都是少數,戰敗這些年來幾乎是絕無僅有。那些消息靈通的商人現在都懶得等消息了,而是就等在前線附近,戰事一結束,就趕緊過去將明軍的戰利品買下來然後稍微在當地處理加工一下,就運回來,轉手就能大賺一筆。

這些藩國使節可沒這個賺錢的心思,他們聽到這些捷報,只會瑟瑟發抖,暗罵國內那些目光短淺,自以為還是百年前的光景呢!如今的大明,軍威極盛,市井裏頭那些閑人都對此津津樂道,比如說大明一座火炮,打出去直接轟塌了半座山什麽的,這裏頭固然會有一些誇張的成分,但是,空穴未必無風啊!

這些藩國的使節如今在酒席上頭就是各懷心思,食不知味了。一些及時對大明稱臣,態度還比較親善還算是好一些,不管怎麽說,自家起碼沒怎麽得罪大明,回頭頂多跟國主稟報一下,讓國主之後更恭順一些,別讓大明找到理由就是了!像是這等天朝上國,也是得講規矩的吧,要是隨隨便便,就對原本恭順的藩國下手,也不怕其他藩國兔死狐悲,一塊兒翻臉啊!

但是那些如今還在首鼠兩端,甚至國內其實被蒙元殘軍控制的藩國就比較悲催了,看著上頭大明那些已經開始長成的皇子,一個個就有些悲觀起來。大明的皇子數量是真的不少,眼看著就差不多要長大成人了!雖說中原的規矩,一般是二十加冠,但實際上如果孩子出息,或者是有什麽特殊情況的話,十幾歲加冠算成年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尤其在上層,加冠算一個標志,更直觀的標志其實是大婚,一般情況下,只要是定下了婚姻之事,成婚之前就會先加冠了!

大明這邊,別的不說,皇後所出的幾個兒子都已經大了,次子也已經定下了婚事,皇三子如今年紀也不能算小了,而其他妃嬪所出的皇子也陸續長大了,說不得,幾年之內,這些皇子就會陸續要去建立自己的藩國,誰知道到時候他們會選擇什麽地方呢?

這些藩國的使節在憂心忡忡,而一幫子皇子,其實也各自都有了自己的目標,這會兒幾個年長一點的皇子已經開始湊一塊兒商議起來了。

朱樨之前收集了大量藩國的資料,她的意圖其他的皇子自然很快也搞明白了,人家就是要提前想好了地方,然後可以做好足夠的準備。家裏的妹子都能有這個覺悟,他們一幫做兄長的,總不能跟個愣頭青一樣橫沖直撞吧!

所以,很快,其他的幾個年紀已經不小的皇子都開始準備了起來,甚至磨著朱元璋,從他那裏復刻了一份輿圖出來。

朱樉沒什麽好說的,他自從定下來要娶王明珠之後,他的未來差不多就已經定下來了,那就是經略草原,如果他能力不足的話,可能草原還要跟幾個兄弟分享,但是很顯然,朱樉這個性子,是不想跟任何人分享的,哪怕是朱棡這個同母的胞弟,更別說其他異母兄弟了。

別說是在皇家了,就算是其他人家,異母兄弟之間一般也是不會有多深厚的感情的,甚至異母兄弟之間更多的是競爭意識。分家產這種事情,自然是嫡長優先,但是如果是要分家族的一些隱形的實力,比如說是人脈之類的話,就得看哪個兒子更出息了!尤其是讀書人更是如此,資質這東西並不會因為你是嫡出,就會更天才一些,在這樣的情況下,家族就得將這些隱形的力量更傾斜在更有資質的人身上。比如說,家裏認識一個大儒,但是家裏的面子只能讓他收一個弟子,在資質差不多的時候,自然是嫡子優先,但是,在資質相差比較大的情況下,自然是誰資質好,誰上!要不然,那就是浪費了難得的資源了!

在皇家自然也是如此,朱樉朱棡他們占了自個親娘是皇後的光,日後能夠得到的人力物力的支持只會更多,而其他的妃子了,如果自家父兄還有足夠的實力,還能夠在開拓藩國的時候幫一把,可是其他那些生母沒多大背景的,日子可就沒那麽好過了,他們未來為了開辟藩國成功率高一點,只能撿軟柿子捏,自然,能夠開辟的藩國也不會有多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