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馬皇後(第6/6頁)

朱樉從舒雲那裏知道,草原上雖然很難解決農耕問題,但是,那裏的地下就是個寶庫,有著大量的礦產,往北那邊還有金礦,另外還有大片的森林,如果能夠真正到達北海,雖說那裏苦寒,但是漁業資源還是比較豐富的,哪怕朱樉這一代不能開發,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他的後代難道也開發不了嗎?

所以,朱樉對於草原可以說是勢在必得,趁著大家都不明白那裏的財富的時候,他就準備趕緊將那邊吞下來。

而朱棡呢,對於草原那邊興趣不大,對西域那邊倒是很有想法,畢竟,那裏是絲綢之路經過的地方,對朱棡來說,他要是占據了那裏,哪怕就是在那裏設卡收費,都能大賺一筆了,何況,以朱棡的腦子,設卡收費這種事情,實在是太低級了,他如果能夠占領西域的話,準備將那裏變成一個商品流通的中轉站,這麽一來的話,這裏頭可操作的余地就很大了!而西域那邊本身就是個寶地,別的不說,那裏的香料可都是好東西!雖說許多香料如今中原也開始種植了,但是,口感滋味比起西域那邊還是差了一些的,畢竟,氣候問題是關鍵,並不是能夠靠著農耕技術可以彌補的。

而舒雲呢,對於朱棡經略西域還是很贊同的,相應的,舒雲還表示,朱棡如果真的到了西域那邊的話,就必須負起相應的責任來,那就是阻止那裏的土地繼續荒漠化,必須大範圍植物造林,提升那裏的綠化率。要不然的話,再多的財富,也不夠幾場沙塵暴折騰的。理由也很簡單,如今海貿已經興起,如果陸上的這條絲綢之路因為沙漠的原因太過危險的話,那麽遲早會被放棄,大家寧可從海路上走了,到時候,西域這邊的重要性可就要下降很多了。

朱棡呢,卻是趁著這個機會跟舒雲討價還價,表示自己其實很窮,這年頭,植樹造林也是很花錢的,而且見效也很慢,所以一句話,要加錢!舒雲呢對於這種能夠造福子孫後代的事情還是很上心的,因此,不管許諾了一批無償援助,還許諾了一批低息專項貸款,還款周期也很長,朱棡還不完,讓他的兒孫繼續還唄,但是要是他消極怠工,就不要怪自個這個當媽的絕情了!

比起舒雲的親兒子來說,朱棣就沒這麽多優勢了。朱棣雖說因為出生比較早的緣故,在朱元璋那裏還是有些出鏡率的,他生母是李淑妃,李淑妃是個聰明人,只要舒雲這個皇後還在,其他的東西,壓根輪不到她們這些妃嬪,後宮裏頭也就是一些剛剛進宮沒多久,才得寵過幾天的小妃嬪才看不清楚情勢,覺得自個如何如何,實際上,宮裏的老人都知道,甭管自己如何受寵,兒女如何出息,都是比不過皇後的。

朱棣從小能幹,他某種意義上來說,也很像是朱元璋,比如說是性格,他性格也比較強勢,李淑妃對於這個兒子也比較頭疼,但是呢,相對來說,朱棣的性格裏頭也有比較堅忍的成分,他已經發現,別說是跟太子競爭呢,跟二哥三哥競爭,他都未必能競爭得過,關鍵是自個親娘不給力,雖說也有兩個兒子,但是自己也就是前些年的時候,還能得到朱元璋的一些注意力,到了現在,一方面兄弟多了,另一方面,朱元璋也忙起來了,他們這些兒子也難得會見到自個老爹了!

既然幾乎不可能越過上面的兄長繼承老爹的位置,那麽就自個出去奮鬥吧!朱棣一開始的時候,也瞄準了草原,但是現在這個希望算是破滅了,他現在就恨自個怎麽沒大幾歲,要不然,那個王保保的妹妹說不得就輪到自己了!既然草原不行,朱棣對北方也就沒多大興趣了,他開始將目光投向了海洋。

沒錯,就是海洋!比起大陸來說,海洋代表的天地更加廣闊!所以,朱棣琢磨著,自個將來應該要從交州那邊往南,打下一個沿海的國家,然後呢,就可以出海了,說不定,他還可以在海外找到更多的土地占領下來,到時候給自個上頭幾個兄長瞧瞧,我朱棣雖說不像是你們,有多少父母的恩蔭,但是,我打下的國土就是比你們大,我就是比你們能幹,你們無非就是占據了出身的光,我要是也是皇後嫡出,一定比你們還強!

暫時,朱元璋跟舒雲都不知道朱棣的想法,要是知道的話,起碼舒雲是一定支持的,沒錯,世界這麽大,哪兒不能去呢?何必一家子兄弟,在一口鍋裏打來打去!

順風飄來幾句只言片語,幾個耳朵比較靈光的藩國使臣已經面色發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