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馬皇後(第6/6頁)

朱元璋那邊知道了消息,頓時都不知道該說什麽好了,不過呢,在朱元璋看來,這是一件好事,他也沒真的將和尚道士一竿子打死,這些人裏頭還是有人才的,既然是讓人去傳道的,他們肯定得派有本事的人過去,要懂得經義,嘴皮子要利索,最重要的是,得有拿得出手的一技之長,戲法障眼法什麽的就算了,這種東西,能糊弄得了下面,糊弄不住上面,所以得拿出點真本事出來。最簡單的,就是醫術!

佛道兩派在醫術上頭都是有些獨到之處的,草原那邊,在這方面的確也是有些欠缺的,這些人過去,正好能夠補足這些缺憾,要是能夠多教導一些學生就好了!

琢磨了一下之後,朱元璋就去給朱樉那邊去了信,將情況跟朱樉說了,朱樉一聽,簡直是大喜過望。

以前沒感覺,自個當家做主之後才知道,果然人才才是最重要的財富,以前的時候,他一肚子的雄心壯志,而現在呢,現實已經開始教他做人了!

在這個時代,統治成本其實還是比較高的,為什麽歷朝歷代都喜歡用儒家呢?儒家的理念就是為了讓統治者降低統治成本,因為他改用一個“禮”來約束百姓,兒子要聽爹的,妻子要聽丈夫的,個體家庭要聽宗族的……環環相扣,就不需要太多的人手,就能夠控制住基層,雖說會導致不少問題,但是,無疑節約了大量的行政成本,一些小問題下面自己就解決了,不會鬧到上頭去。

某種意義上來說,這算是懶政,但是,在這個時代,這的確是一個聰明的做法,因為按照之前國家對於士人的優待,國家是真的養不起這麽多的官僚階層。

放到草原上,可沒有這些亂七八糟的約束,編戶齊民之後,有的時候,一些瑣碎的事情也得報上來讓他解決,朱樉要不是耐心已經磨練出來了,他早就恨不得跳起來了!

朱樉如今急需要對下面的那些牧民進行掃盲,教會他們基本的規矩,省得一點雞毛蒜皮的事情,都要占用大量的人力物力,太過簡單粗暴的執行辦法,暫時還可以解決,但是要是大家都習慣了這樣,往後可就不好辦了!

朱樉從朱元璋那裏才拿了名單,盤算了一下人數,立馬就準備起草相應的規定,那些文臣過來,就是為了教化的,那麽,那一個人需要負責多大的地方,需要達到什麽樣的效果,這都得先說好了,免得他們跑到這裏來,就是為了混個資歷,這不是占自己的便宜嘛!

至於和尚道士們,也是一樣的,朱樉也是同樣要下硬性指標,多少人要脫盲,要做出多少貢獻,才有資格傳道,要不然,你就是非法傳教,是要被處罰的!

王明珠看著朱樉在那裏奮筆疾書,湊過來一看,頓時啞然失笑,不過很快又是黯然起來,心裏想著,也難怪大元這麽容易就崩潰了,大元當朝的時候,除了貴族得了很多好處之外,底層牧民的生活又得到多少改變了呢?他們承擔的義務很多,獲得的收益卻非常少,在這樣的情況下,誰還願意為了元廷出生入死呢?

而大明呢,說是要教化,那就是真的要拿出實際的東西來,王明珠對此非但不會抗拒,反而非常期待。想著自個的兄長,王明珠暗嘆一聲,他是真的是生不逢時,以至於遇到了如今的下場。

聽到王明珠微微的嘆息,朱樉擡起頭來,有些愕然:“明珠,你怎麽這個時候過來,怎麽不叫我一聲?”

王明珠莞爾一笑,然後她露出了一個溫柔的神情,輕輕撫摸著自己的肚子,含笑說道:“我剛剛知道了一個好消息,所以決定親自來告訴你!”

朱樉的神情一下子變得精彩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