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紅樓謝皇後(第3/6頁)

司徒旻要親政,就得對外表示自己已經是個可以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任的成年人呢,那麽最簡單的途徑就是大婚,在經過一番考量之後,太後就給她挑了謝慎的女兒。

老實說,謝家本心並不想要送女入宮,謝玉菽是家裏的嫡幼女,哪怕接受了正統的仕女教育,但是呢,家裏對她的打算頂多就是嫁到一個差不多的人家做宗婦,皇家呢,情況太復雜,謝慎又是教導過司徒旻的,司徒旻的性子他了解幾分,是個比較情緒化的人,這樣的皇帝不好伺候。可是既然上面有了這個意思,那麽,謝慎最終也只能認了。不認又能怎麽樣呢,人家要娶女兒做皇後,又不是進宮做妃嬪,你都不同意,誰都要說你一聲不識擡舉。

謝玉菽入宮的時候,才十三歲,因此,自然是不可能立刻圓房的。可委屈了誰,也不能委屈了皇帝啊,因此,大婚沒多久,宮裏頭就又有了好幾個妃嬪。雖說謝玉菽名義上是皇後,實際上呢,上頭有太後,下面還有那些還算受寵的妃嬪,哪怕司徒旻表現得挺尊重嫡妻的,但是在如今久經世事的舒雲看來,司徒旻對自己的皇後,能有一分真心就不錯了!

這位就是個標準的帝王,一切唯我而已。或者說,大凡是皇帝,大多數都是自私自利的,當然,那種大公無私的也非常可怕就是了,因為這種人什麽都能犧牲!

舒雲有些郁悶,自個這一次次的穿越,難度是直線上升啊!朱元璋雖說殺性比較大,但是呢,這位貧苦出身,另外就是舒雲跟他算是患難夫妻,朱元璋並不是什麽不念舊情的人。而胤禛呢,準確來說也是性情中人,起碼比康熙好多了!只要初期有了一個良好的印象,後面也就沒問題了!而這一位呢,似乎就應該是紅樓裏頭那位後來退位的太上皇了,也就是說,自個剛生下來的兒子就是那個被廢自盡,後來被追封的義忠親王?似乎連他的子孫也沒撈到什麽好處?這也太悲劇了一點吧!難不成這影射的是胤礽?

舒雲如今記憶力很好,這會兒從記憶深處將自個曾經看過的紅樓又翻出來看了一遍之後,裏頭對於朝堂上的事情都只是一帶而過,好多用的都是隱喻,舒雲也不擅長搞什麽閱讀理解,又沒怎麽看那些紅學家對於裏頭的各種解密,因此,具體怎麽回事,真的搞不清楚。

當然,就算是她原著全看過,這也不能說就是真的攻略了,這裏也就是一個平行空間分出來的一條時間線而已,所以呢,拿著攻略走,說不定就要南轅北轍。

既然知道了自己的身份,舒雲就知道,自個依舊是無路可退!膝下有兒子,宮外有娘家,她哪能拋下這一切!所以,如今還真的是得多低一低頭,先在司徒旻那裏刷好感度了!

舒雲嫁給司徒旻已經七年了,如今才有了這個孩子。司徒旻的孩子可是已經不少了,若是算上這些年夭折的,司徒旻的孩子早就超過了兩位數,這等精力,他真的是發育得很好。司徒旻的長子是賢妃所出,舒雲這邊剛剛大婚不足一個月,賢妃就進了宮,她也是太後幫忙選的,舒雲代表的是文官的勢力,那麽,賢妃就是勛貴一方的代表。賢妃出身鎮國公府,那位開國功臣鎮國公牛清如今雖說是年紀大了,但是人還健在呢。所以,賢妃進宮就是嬪位,後來有孕,便晉封為妃,她這七年時間,一直榮寵不衰,一共生了二子一女,但是只有一個兒子活了下來,也就是如今的皇長子司徒寬。

另一個之前還算得寵的是麗嬪,麗嬪出身並不高,不過生得頗有幾分美貌,這才得了一個麗字作為封號,麗嬪兩次有孕,第一次因為年紀小,沒保住,第二次生下了大公主,大公主有些體弱,麗嬪除了美貌之外,也沒太多足以動人之處,因此這幾年已經有些失寵了,便將全部的心力都放在了大公主身上。

同樣多次有孕的還有淑妃,她準確算起來,是帶著前朝血脈的,前朝覆滅,末帝舉火自焚,大靖便從前朝宗室中選了一個人出來,冊封了一個安樂侯,安樂侯府占了這麽個大便宜,要知道前朝就算是還在,他們也早就邊緣化了,自然也很是老實。他們家管著前朝皇室的祭祀,算是世代承襲這個爵位了,原本先帝的時候就想要獻女入宮,但是呢,家裏頭沒有合適的女孩子,等到當今繼位,就順勢將家中最美貌的女兒獻了上來。

安樂侯府可沒有什麽奪嫡之念,獻女完全是為了表達前朝皇室的臣服。因此,司徒旻寵愛淑妃可沒有半點心理負擔,反正不管她生的是兒是女,都是不可能成為繼承人的。淑妃又美貌動人,善解人意,所以,司徒旻對她多有寵愛,這就表現在淑妃進宮六年,已經懷過四胎,加上如今肚子裏的這個,算是第五胎了。淑妃進宮的時候也就是剛滿十五歲,虛歲才十四,承寵不久就有了身孕,實際上,她的身體發育情況還沒有成熟到那個地步,因此第一個孩子生下來的時候就已經沒了呼吸。偏偏她的體質又非常容易懷孕,司徒旻也不會在意接連有孕對女人的傷害,他要留孩子,誰敢做什麽避孕措施呢,因此,淑妃的孩子也就活了一個,也就是皇次子司徒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