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陳阿嬌(第2/6頁)

金王孫之後便一蹶不振,後來沒多久便因病過世了。金王孫死後,金俗呢,不得不跟著宗族裏的長輩過日子,等到了該出嫁的年紀,就隨便找了個人嫁了,偏偏沒多久丈夫就死了,又沒有孩子,後來便一直守寡,日子頗為艱難。

劉徹在打聽清楚了情況之後,一方面覺得恥辱,畢竟這個看起來愚昧軟弱的女人居然跟自己流著一半相同的血脈,另一方面,又覺得憐憫,因此,他雖說沒有露面,卻也叫人按照照顧金俗這個同母姐姐。但是心裏頭呢,卻是對王太後更是少了幾分信任,王太後這樣的冷心薄情,能對他這個兒子又有多少感情呢?這才是劉徹果斷炮制了那幾分詔書的緣故。

王太後終究沒做過皇帝,或者說是沒真的當家作主過,對於皇帝來說,只要他願意,詔書這種東西,真的能變成假的,假的也能變成真的。尤其,在之前很長一段時間,詔書這種東西的材質,要麽是竹簡,要麽是帛書,這些都是非常容易造假的。別的不說,石渠閣裏頭空白的竹簡還是有許多的,這裏頭原本當年就堆積了許多當年蕭何沒能整理出來的陳年竹簡,想要收拾出來,簡直是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所以,想要在當年的档案裏頭增加或者是刪減一筆,那真的是再容易不過了,最簡單的辦法,將當年的記載全部抽出來就可以了。

王太後對於權力很感興趣,對於石渠閣裏頭的那些東西素來興趣不大,這也讓她壓根不知道石渠閣中的管理漏洞,何況,皇帝做事,就跟家裏的主人拿著鑰匙偷自家的錢一樣,簡直是再簡單不過了!

王氏被自己的無知弄了個措手不及,既然孝景皇帝,還有孝文皇後都覺得她德薄不賢了,能讓她保留太後的位置,都已經是占了她是孝敬皇帝生母的便宜了,還想要對朝政指手畫腳,想也別想。

如今朝堂上頭的生力軍根本就是占了田蚡退下去的光,這才得以出頭,如今哪裏還肯讓自己頭上再多一個指手畫腳還貪得無厭的貨色,因此,幾個大臣見王太後面色不好,卻是直接上前一步,肅然道:“還請太後移駕修德殿!”

長樂宮的主殿王太後是不能住了,她這種被丈夫和婆母蓋棺論定了德薄的,連同親兒子,也就是先帝去世之前都不放心,將這個大殺器留給了自己的皇後,自然不能繼續住在長樂宮的主殿,只能住到修德殿去提升自己的德行了!而長樂宮的主殿將會成為舒雲這個皇後的寢殿,在劉衍親政之前,漢室的政治中心也會移到長樂宮,而不再是未央宮了!

大勢已去,王太後看著舒雲沉靜的眼神,最終也沒放什麽狠話,到了這個時候,除非田蚡如今還是丞相,否則的話,這一局她就是徹底翻不了盤了!與其這會兒浪費力氣放話,不如回頭再去想點別的辦法。

送走了王太後,接下來就是正事了!劉衍這個皇太子靈前繼位,劉徹遇刺之後,還是拖了十幾天的,因此,劉衍其實早就做好了心理準備。

只是等到事到臨頭的時候,劉衍又有些惶恐起來。做兒子的,一般對父親都會有一種孺慕崇敬的心態,但是呢,架不住劉衍有個比較能狠得下心,不會有什麽善意地隱瞞的親媽。舒雲直接將事情的前因後果都跟劉衍說了,還譏諷了一句,劉徹這大概也算得上是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風流了!

對於自家生母的譏諷,劉衍有些不自在,但是很顯然,腦子裏劉徹那個高大的身影差點沒當場崩潰。但是等到他自己做皇帝,他心中不免就有些猶疑,自己真的能做好嗎?

劉衍心中有些惴惴不安,而對於舒雲來說,挑戰也才真正開始。在很長一段時間,她擔任的都是幕後工作者的角色,如今,她卻要走上前台了,不免就有些緊張起來了。

不過這個時候,一動不如一靜,她要是現在就大刀闊斧,那麽只怕很快就要引起反彈,因此,舒雲只是將劉衍帶在身邊,先聽丞相,禦史大夫,還有其他那些公卿列侯先說朝中的事情。

一開始的時候,這些大臣對舒雲其實也有些不放心,新鮮上任的陳太後雖說之前有些賢名,但是呢,陳家似乎壓根就沒有這方面的才能,陳午庸碌,陳須陳蟜兄弟兩個也不像是有什麽政治才能的,因此對於陳太後執政都有些不確定。

好在如今陳皇後能靜下心來先了解朝廷的運作,而不是一開始就想要搞出個什麽大新聞出來,這就讓朝堂上一幹大臣都放心了許多。

而舒雲呢,卻是已經發現了漢室如今存在的許多問題。雖說某種意義上來說,漢代是個典型的中央集權制度的國家,但實際上,朝廷真正能夠管到的也就是關中這一畝三分地而已,對於關東還有其他那些地方,因為這個時代,交通和信息傳遞非常不方便,所謂天高皇帝遠,就算是有什麽問題,朝廷也不知道,也不怎麽好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