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陳阿嬌(第3/6頁)

在這個時代,指望下面這些士卒有什麽堅定的信仰,那純粹是癡人說夢,但是呢,只要有足夠的好處,大家並不介意從軍去拼命。

這個時代,人命沒有想象中那麽值錢,像是那些遊俠,除了少部分,是什麽重信諾,輕生死的,其他的都是為了錢。遊俠們聽起來風光,但是風光的也就是那麽一小撮人而已,底層的遊俠,很多時候過的還是朝不保夕的日子。

那些遊俠好歹還有幾分武力在身,他們呢,一般會投奔上頭的那些所謂大俠,或者是一些權貴,幫他們做事,但是底層的那些百姓,就真的屬於那種說不定幾百個錢就能買了他們性命的那種了。因此,當發現,從軍的收益遠遠勝過其他行當的時候,一時間,許多人就開始到處打聽,哪裏還能夠從軍。

舒雲如今已經想好了,要提升這個時候軍中士卒的素質,她已經打算趁著如今漢家還沒有什麽變成定制的制度,提升普通士卒的待遇,地方上頭,如果有什麽亭長,薔夫,遊檄之類的底層小吏出缺,舒雲就準備用那些因為年紀到了,或者是因傷退伍的軍人充當。

另外就是,舒雲並不打算維持一個數量龐大的常備軍群體,她希望軍隊變得更加專業,素質更加高一些。鑒於這個時代,讀書是少部分人的專利,以至於哪怕造紙術,印刷術都已經出來了,如今識字率也沒能真正提升多少。

主要是,如今知識的解釋權掌握在少有的幾個人裏頭,除了儒家各個學派廣收學徒之外,其他人,對於挑選傳人,依舊持有非常謹慎的態度。

這讓舒雲比較失望,一個健康積極向上的社會,別的不說,掃盲工作就要做好,識字的人,和大字不識一個的人,能夠做的事情完全不一樣。

舒雲都打算在這個時代搞工業革命了,那麽,她需要的就是一個更加進步的群體,既然如此,依賴於那些私人在地方上頭講學,顯然是一件不那麽靠譜的事情。

而如果利用國家行政力量,鼓勵地方上頭辦學,這個成本就比較大了,另外呢,說不定還要造成那些學者的反彈。即便是號稱有教無類的儒家,實際上對於弟子依舊是非常挑剔,或者說是排外的。他們大多數情況下,願意招收的弟子,本身就不可能真正出自什麽底層,起碼也得是自耕農這個階級,他們招收弟子可不是給他們啟蒙的,而是要傳授他們自身學派的思想理念的。最重要的是,這個時代,這些老師又不是後世專門學過什麽教育學的,他們講課正常就是照本宣科,至於微言大義之類的引申內容,一般只肯交給他們親傳的弟子。

總之,這些學者就沒有真正負責啟蒙工作的。

而問題是,舒雲需要的不是什麽學者,她需要的就是識字,懂得基本的數學知識的人。所以,舒雲需要開啟一扇啟蒙教育之門。

舒雲思來想去,發現最簡單的辦法,居然是從軍隊入手。從軍隊之中開始掃盲工作,橫豎漢字就那麽多個,一般情況下,學個千把字左右,在閱讀公文,契書之類的時候,就不會存在什麽障礙了,不像是拉丁語系,幾乎每年都有新增的單詞,對於普通人來說,兩三千的單詞量都不一定夠,更不要說,對那些專業技術人員了,那個單詞量,怎麽著都得上五位數才行。

所以,在軍中搞啟蒙,一天認識三個字,一年也就能將常用字都認全了,在這期間,順便學習一些簡單的加減乘除,然後他們一方面可以在作戰中運用相應的知識。起碼一支全面掃盲過的軍隊,不會在理解命令的問題上出現什麽岔子。

而這些人呢,留在軍中,聰明的可以進一步深造,他們可以成為中低層的軍官,而笨一點的,或者是運氣不好的,退伍之後,成為基層的小吏,那麽他們就可以在自己負責的區域,搞社學,做好當地的掃盲啟蒙工作,只要將這個作為政績來抓,十年的時間,地方上頭的識字率自然也就可以上去了。

舒雲歷經幾世,許多事情從來都不會太過著急,欲速則不達,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所以,什麽事情都得慢慢來。

舒雲這樣做,勢必會得罪不少讀書人,主要是儒家,只是呢,儒家現在真的算不上什麽顯學,如今正兒八經比較厲害的其實還是法家。劉徹真正做主這幾年,儒家雖說得到了一些好處,但是,黃老,法家對儒家如今都持有對抗乃至打壓態度,因此,儒家在朝堂上頭,能夠發出的聲音也有限。

儒家呢,一直將自個看做是士人,然後成天喊著什麽不與民爭利之類的話,在他們眼裏,所謂的民就是他們和他們代表的地主階級,至於那些普通百姓,只需要聽他們的話就可以了。而舒雲歷經幾世,早就看明白了儒家的這一套,其實就是一幫口號喊得震天響,實際上呢,絕大多數都是一幫利己主義者,大道理倒是一大堆,沒幾個真正靠得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