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呂後(第5/6頁)

如今呢,不過就是故技重施而已!比起秦國來,韓王信覺得匈奴人其實更好對付,人家對於中原的土地沒那麽感興趣,因為匈奴人根本不會耕種,他們只會放牧。所以呢,韓王信便拿著絲綢還有糧食之類的禮物,去找匈奴人議和。

一次兩次也就算了,次數多了,哪裏還能瞞得過長安,劉邦一聽,差點沒氣爆了,我讓你做韓王,占據這麽大的領土,是讓你過去對付匈奴人的,可不是讓你過去跟匈奴人議和的。

因此,劉邦自然要問罪,哪知道,韓王信是個膽子小的,居然二話不說,直接帶著人投降了匈奴,然後,更讓劉邦暴跳如雷的事情發生了,他二哥劉喜,一見匈奴人兵臨城下,將自己的封國,自己的手下,什麽都丟了,只恨爹娘少給他生了幾條腿,二話不說,直接跑了!

劉邦簡直覺得,自個被自己的二哥一巴掌扇了個響脆的。實際上,當初劉邦要冊封劉喜做代王,也是有人反對的,而舒雲就是反對的一個,舒雲的反對意見就是,劉喜未必擔當得起守土之責。畢竟,劉喜這些年來,壓根沒有擔任過類似的職務,他如今也這把年紀了,早就沒有多少血勇了,與其冊封他,還不如將韓信改封到那裏呢!

當然,以劉邦對韓信的芥蒂,他才不會將韓信冊封到容易展露鋒芒的地方呢,到時候,韓信再立下什麽功勞,就更加控制不住了。

事實上,前一段時間的時候,就有人告密,說韓信想要造反,劉邦就一度想要拿韓信下手了,好在韓信呢,本身在政治上頭也有些幼稚,劉邦在試探一番之後,就知道韓信大概也就是耳根子比較軟而已,最終呢,只是削去了韓信幾個縣的封地,又剝奪了韓信的一部分兵馬,然後呢,韓信造反的事情,也就這麽過去了。

即便如此,劉邦也只是希望韓信就這麽抑郁下去,最好趕緊去死,他好將楚國拆分掉,分給韓信的幾個兒子,然後幾代之後,韓信的後代也就沒有什麽威脅了!

既然如此的話,劉邦才不會將韓信放到關鍵的地方去呢。如今韓王信投降了匈奴,劉邦更覺得自己當日的選擇非常正確,要是真的韓信也跟著投降了,到時候匈奴就更加難搞了!對於韓信的節操,劉邦根本信不過,畢竟,他當年就比較反復無常了。

不管怎麽說,如今匈奴因為韓王信的背叛,還有劉喜的逃跑,已經快要入侵到中原腹地了,劉邦就算是忍者神龜,他也忍不了了。因此,劉邦幾乎是第一時間召集了軍隊,就準備直接北上與匈奴作戰。

舒雲對於這一仗自然是贊同的,真要是讓匈奴人占據了長城之類的那些郡縣,北方那邊本來大半就是平原,對於騎兵來說,那簡直是如虎添翼,而漢軍這邊多半是步卒,到時候真的只能跟匈奴人搏命了。

實際上,對於在北方作戰,舒雲早就做了相應的準備,上輩子的時候,漢匈之間的戰爭就持續了好幾年,許多經驗教訓都已經總結出來了,對付匈奴,一個呢,是需要騎兵,另外一個呢,就是需要注意氣候。

北方的氣候是真的比較寒冷,當年漢軍之所以能夠長期出塞作戰,那是因為大面積種植了棉花,加上後來得到了匈奴人的牛羊之後,開始了毛紡作業,羊毛羊絨制作的衣服,手套,可都是比較保暖的,以至於到了後期,在漠北那裏,全副武裝的漢軍比匈奴人還抗凍。

但是現在呢,中原沒有棉花,也沒有大規模養殖綿羊,因此呢,舒雲之前只能叫少府用麻布填充絲綿,然後呢,又叫人盡力收購羊毛,制作成冒險,命少府那些工匠織成毛線手套。

事實上,舒雲前幾年在少府推動兔子的養殖,比起其他的牲畜來說,兔子其實好養活多了,而且繁殖非常快,兔毛,兔皮可都是好東西,兔子只需要吃草,一個月就能懷一胎,一胎就有好幾個,總之,只要保持一定的清潔衛生,兔子的養殖其實是成本比較低,收益比較高的。

因此,這一次少府準備的手套,很多是兔毛和兔皮制作出來的,至於絲綿的那種,反倒是數量並不多。

暫時這些準備就已經足夠了,畢竟,漢軍並不打算追到長城外頭去,而在長城沿線,最冷的時候,這些準備也足夠了。

瞧見舒雲準備好的這些,蕭何又是對皇後一番稱頌,劉邦如今對此已經習以為常了,事實上,他早就知道,舒雲當年就意識到,天下平定之後,大漢就要面臨匈奴的威脅,之前他冊封北地的徹侯還有諸侯的時候,舒雲就開始建議派人收集北地那邊的氣候信息,如今天氣已經開始轉冷了,想要在這個時候與匈奴人作戰,那麽保暖是必須要做到的事情。

後勤準備妥當之後,劉邦就親自帶著大軍北上了,劉盈送劉邦出了函谷關,回到了長安,他神情也比較凝重,在舒雲的教導下,他幾乎是不可避免的變成了諸夏民族主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