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第2/5頁)

謠言來源他們從不質疑,自以為自己站在正義一方,到頭來是扛著“正義”質疑正義。

這是當下網絡發言常態。

江汐沒去注意這些言論,或者說壓根沒任何興趣。

耳後長發落了下來,擋住她半張臉,露出白皙修長的一截後頸。

江汐很認真地看著手機裏那篇文章。

她看得很慢,一個字一個字瀏覽了過去。

火災,人命,消防員,到最後那家只剩下一個父親和兩個小孩的家庭。

那兩個小孩在那場火災裏沒有了媽媽,當年他們的母親用身軀擋住自己兩個孩子,用自己生息延長了兩個孩子生機。

最後兩個孩子驚險卻又幸運地被救下。

原本江汐以為這麽多年過去,再看這些事能夠心平氣和,可當看完這些文字,她心裏意外有些不好受。

這些字眼描述出來都覺慘烈的事活生生發生在她的血肉裏。

那場大火炙熱可怖的溫度,惡魔般將母親席卷而走。都說小孩不太能記事,可事發至今,不管是她還是江熾,兩個人至今都仍記得當時的畫面。

清楚到母親抱著他們直至沒了聲息的時候都沒發出一聲慘痛聲。

也記得當時救援結束後,蒙著白布的擔架旁一位哭到聲嘶力竭的母親,白發人送走了黑發人。

她的孩子是偉大的,卻唯獨辜負了親人。

不短卻也不算長的一篇文章,江汐卻半個小時後才看完。

蘇母最後證明當年那戶發生火災的人家姓江,她沒有提到兩個小孩叫什麽,因為當年蘇母從以前到現在確實不知道這兩個小孩叫什麽。

她只證明江汐那幅畫確實是當年發生的那場火災,她親眼見過那個場面。

而過去這麽久了,或許她對那兩個小孩長相記憶會有誤。

但有一點沒辦法捏造,她記得當年兩個小孩中的小女孩背部有一處被燒傷,被一起送去了醫院。

看似從頭到尾沒有提到那場火災中的小女孩就是江汐,卻要比直接承認是江汐更加有力。

蘇母後面沒再說太多。

而這篇文章發出來後,不少網友已經從江汐過往千萬張照片中挖掘出一張稍露背部的圖。

傷痕在背部一般不容易被看到,而江汐也的確較少穿露背裙裝。

不過她當年傷勢不嚴重,燒傷疤痕不大。

被翻出的那張圖是背部鏤空長裙。

黑色的,與女人白皙細嫩的肌膚碰撞出極大反差,視覺上沖擊格外強烈。

那是一張兩年前的照片,當時的江汐剛入娛樂圈不久。

也就是從陰影中走出來重新踏入塵世不久。

長發鋪散,薄唇深紅,氣場冷淡疏離,帶著一絲極致美感的頹廢。

而她背部衣料鏤空處露出了一小角刺青。

她生得極白,這處刺青存在格外突兀,看圖案似乎是一只蝴蝶。

折翼的。

有人細心發現這處刺青底下有細微凹凸,這麽多巧合基本上已經證明那篇文章中說的火災中的小女孩便是江汐。

輿論開始大幅度傾倒,有人開始斥責當初發表不實言論的消息號。

而對任盛海進行攻擊的更是大趨勢,說其不配為人師,人面獸心,言論狠毒苛刻,如當時許多人罵江汐那樣。

任盛海那幅抄襲的畫開始被人踩在腳下,惡意修改並以此為調侃。

但即使如此,在眾多聲音中還有一批人不信這些澄清,認為這些證據力度不夠強硬。

他們質疑這些只是江汐洗白捏造,畢竟一個娛樂圈的人怎麽可能不熟悉這些套路,而他們要演一場戲並不難,只要給錢。

這些輿論風向,江汐通通沒看一眼。

事到如今,信者恒信不信者恒不信,大家各有判斷,江汐已經要回自己清白。

江汐關掉文章時已經是半個小時後,但網絡上似乎又出現什麽消息。

江汐要退出的時候發現是該文章賬號發了張照片。

照片乍一眼望去光線有些昏暗。

舊報紙泛黃,已經有了些年頭,估計被人拿著看過很多次,報紙稍皺,頁角微卷。

而報紙上赫然就是二十幾年前那場火災的報導。

當時的紙媒跟如今眾多媒體一樣抓住了比較吸引眼球的角度,標題內容皆是容易引人注意且煽情的切入點。

這個切入點便是母親用身軀護住兩個孩子。

古往今來任何歷史性災難裏總少不了親情記載,他們最容易觸動人心也最讓人動容。

反倒是犧牲的消防員寥寥幾筆便帶了過去,但即使如此這張報紙仍舊被其母親好好珍藏著,反復拿出來觀看,這是她兒子在這個世界上存在過的最後證據。

當時不僅通訊不發達,電子設備更是和現在的相差甚遠。

那個時代沒有觸屏,直板手機,翻蓋手機,排出來的照片像素極低,模糊難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