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第4/5頁)

程彥道:“母親放心,此事我自有決斷,母親只需看好軍營便可。”

——事實上,北狄虎視眈眈,已經非常消耗母親的精力了,母親根本無暇分心朝政。

朝堂之上的事情,主要還是靠她自己。

李淑頷首,聲音悲涼:“十年前我兵逼皇城之日,盡屠血親族人,身邊只留了泓弟一個親人。”

李淑話音微頓,擡眉看著程彥,道:“阿彥,你懂我的意思嗎?”

程彥心頭一酸。

她經歷過李淑逼宮,看李淑身著盔甲,面無表情殺盡自己的親人。

世人都道李淑蛇蠍心腸,心性薄涼,弑父殺兄,手段殘暴。

可若不是被逼到絕路上,誰願意雙手染血,親手斬殺自己的血親呢?

程彥默了默,道:“我從未想過傷害舅舅的性命。”

李淑撫了撫程彥的發,溫聲道:“你明白便好。”

李淑軍務繁忙,與程彥說完話,便匆匆又回了營地。

程彥揉著眉心,盤算著自己該如何應對舅舅接下來的動作。

母親的精力雖然主要放在防守北狄上,幫不了她太多,但還是給她留下了一個極為可貴的幫手——羅生。

天家的兩大暗衛,一是七殺,二是羅生,有了羅生,她後面的路會好走很多。

正當程彥拿著羅十三遞來的羅生暗衛們的資料時,一個不速之客登門了。

之所以說是不速之客,是因為程彥覺得他們還在冷戰期,依著某個喜怒不定又小心眼的人的脾氣來講,是不大可能主動找她的。

但他還是來找她了。

被道童們推著輪椅過來的。

李斯年既然來了,程彥便也撿個台階下來——她是個頂俗氣的人,險象環生的情況下,她哪還有心思跟李斯年生悶氣?

程彥讓半夏泡了李斯年愛喝的茶。

李斯年抿了一口茶,瞥了一眼一旁立著的羅十三,淡淡道:“恭喜翁主。”

“長公主殿下終於想明白了。”

“不是想明白,”程彥道:“而是不想走鎮遠侯的老路。”

李斯年不置可否。

兩人一時無話。

片刻後,李斯年主動打破了沉默:“當初是我不對,我不該向翁主發脾氣。”

說是發脾氣,其實更多的是跟自己生氣。

他覺得自己做得已經足夠明顯了,偏程彥一點也感覺不出來,話裏話外,覺得他們清清白白,毫無兒女私情在裏面——談感情多傷人啊,還是談談利益比較好。

三兩句話,把他氣得吐血。

而當事人還一臉坦蕩,努力地與他劃清界限,仿佛他是那沾之即死的毒藥一般,避他於千裏之外。

程彥道:“你明白便好。”

“我好端端的一位翁主,連天子的臉色都不用瞧,偏還要去瞧你的臉色。”

說到這,程彥撇撇嘴,感覺自己分外委屈:“李斯年,你別太恃寵而驕。”

李斯年有些想笑。

也不知道是誰恃寵而驕。

也罷,長路漫漫,他的小翁主不開竅,他便只能寵著了。

“小翁主現在有何打算?”

李斯年問道。

程彥道:“舅舅一向仁善,且對母親極度信任,沒道理突然間便轉了性子,且做出來的事情毫不掩飾,我瞧著,他倒不像是要往軍營裏安插人手,更像被人挑唆了,是故意去傷母親的心。”

她的母親何其剛烈,經歷過鎮遠侯一事,對朝中貿然往軍營裏送人極度警惕,根本不允許任何人在她的軍隊指手畫腳。

舅舅明知道沒有結果,還是如此行事,其用意便頗為玩味了。

“我想看一看,舅舅身後之人究竟是誰,是咱們的那位楊丞相,還是盛寵六宮的薛妃。”

她與李斯年的矛盾一旦說開,只三言兩語,便又恢復了親密無間的盟友狀態,仿佛之前吵得面紅耳赤的,並不是他們一樣。

程彥心中好笑,忍不住想起母親評價他倆的話——吵吵鬧鬧,如同小孩子過家家一般。

李斯年眉頭微動,道:“薛妃雖有奪嫡之心,但薛家的那位老爺子,可是位老狐狸,最懂明哲保身之道,不會允許薛家插手奪嫡之事。”

“依我看來,是薛妃與楊丞相聯手促成的此事。”

李承璋對賜婚楊丞相孫女的事情並無太多表情,說明他之前便知道會被賜婚,他與楊丞相,在沒有被賜婚之前,便已經勾搭上了。

其中千針引線之人,多是生子之後便越發不安分的薛妃。

程彥蹙眉道:“薛妃也太膽大了,竟然敢給李承璋送去這麽大的靠山。”

李斯年道:“靠山越大,便是樹大招風,惹人忌憚,如此一來,旁人便注意不到她了,她的兒子如今又小,無需急於一時,只需把李承璋推出來與我們打擂台便是了。”

“這才是她的聰明之處。”

程彥挑挑眉,道:“看來咱倆只能先動楊丞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