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第3/4頁)

程彥試探道:“你身上也流著謝家人的血,舅舅有沒有對你怎麽樣?”

陽光剪著竹影,落在她眼底,斑駁了她眉眼間的艷色,留下的,是不安的關心。

李斯年便笑了起來,道:“沒有。”

程彥再三追問,李斯年只說沒有,他的神色不似作偽,程彥頗為意外。

李斯年便道:“許是天下看我還有幾分用處,便暫時留了我的性命,他日我若與謝詩蘊一般,只怕天子便不肯留我了。”

程彥道:“舅舅不留你,我留你。”

李斯年的神色不似作偽,程彥才松了一口氣。

或許她的舅舅沒有目光短淺到那種程度,對李斯年動了惜才之心。

李斯年笑了笑,又道:“如今薛妃得寵,日日在天子面前裏間天子與翁主的關系,天子雖寵愛翁主,但日久天長,只怕也會被薛妃說動了心。”

“以我之見,不若送一良家子入宮,分一分天子的心。”

程彥搖頭道:“舅舅不是貪花好色之人,況這本是我們與薛妃的事情,何苦將旁人牽扯進來?”

她上一世沒少看宮鬥小說,這一世又在宮廷中長大,知道女人在後宮的不容易,更何況,薛妃不是那麽好對付的,只怕送來的良家子還沒把李泓的寵愛分了去,便悄無聲息死在後宮裏。

李斯年見她態度堅定,便也不多說。

有些事,她不願意做,他便替她做了。

左右他的手早已滿是鮮血。

李斯年道:“楊奇文近日不大安分,似乎在尋找什麽人,翁主要小心一些。”

楊奇文將此事瞞得死死的,他的人打聽不出來,只能先提醒一下程彥。

程彥點頭,李斯年又道:“大長秋的家人被楊奇文滅口,我將他們救了下來,安置在城南,小翁主若無事,可去那裏走一遭,或許能得到一些意外之喜。”

程彥便笑道:“有了你,我省了許多事。”

大長秋死後,她便想著去找大長秋的家人,但那幾日大軍即將出征,她忙著催盔甲與糧草,便顧不得此事了。

還好,李斯年心細如發,早將這件事辦妥了,她只需要去大長秋家人那了解情況便好。

李斯年眉頭微動:“小翁主喜歡省心麽?”

“自是喜歡的。”程彥想也不想便道。

“喜歡便好。”李斯年含笑,目光悠悠。

入了秋,天氣轉涼,微風拂動,竹林便蕭蕭生響。

然而程彥總覺得,李斯年的目光有些燙,比六月的驕陽還要灼人。

可當她再去瞧,李斯年仍是舊日裏的風輕雲淡模樣,眸光如水,瀲灩不可方物,半點不灼熱。

.......見了鬼。

當真是個千年的妖精化成的人,總能給人似是而非的錯覺。

程彥腹誹著,起身離開竹林——大軍已經遠征,雖然有精鋼做成的盔甲,可糧草仍是不豐,大夏入冬便有雪災,國庫要留下賑災的糧草,不能將所有的糧草都讓軍隊帶走。

以至於軍隊們隨行帶著的軍糧,只夠用三個月的,在這三個月的時間內,她要盡快把紅薯種出來,解大軍燃眉之急。

故而她與李斯年談完正事,便不多待,急匆匆去看自己種下的紅薯如何了。

李斯年知道她近日事多,也不留她,送她出竹林。

程彥一路出了皇宮,沒有去看紅薯,先去了李斯年說過的地址找大長秋的家人。

紅薯種在華京城外的荒山上,她去荒山的路中拐個彎,也耽誤不了多長時間。

大長秋並非自幼凈的身,沒凈身之前,有一個相好,還生了一個女兒,但生活實在艱難,便狠下心凈身進了宮。

後來大長秋飛黃騰達了,便將那個相好錢氏接了過來,過起了表面夫妻的日子。

大長秋雖有好色的毛病,可對錢氏不離不棄,又待錢氏的女兒也頗好,甚至錢氏與旁人生的孩子,他也視若己出。

錢氏見此,便對他的那些事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左右他是個閹人,也不可能做出什麽事情來。

丁太後雖然恨極了大長秋,但沒有錢氏,大長秋被淩遲處死後,錢氏惶惶不可終日,生怕丁太後一時興起再追究,便去找楊奇文求助。

出了克扣皇子吃穿用度的那種事,丁太後又在氣頭上,楊奇文跟大長秋劃清界限還來不及呢,怎會幫助大長秋的家人?

又加上大長秋沒少幫他斂財,手上有不少他的把柄,楊奇文便一不做二不休,對錢氏下了殺手。

李斯年早就猜到楊奇文會這般做,在錢氏瀕死之時將他們救了下來,錢氏死裏逃生,看清了楊奇文的真面目,不用程彥花費心思去勸說,便將自己知道的事情全部說了出來。

什麽大長秋的金銀財寶全部進了楊奇文的口袋,什麽楊奇文的小兒子強搶民女打死民夫,什麽楊奇文的女兒借勢賣官賣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