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第2/3頁)

楊奇文就不一樣了,只要能讓程彥不痛快,通敵賣國的事情他也能做得出來。

他做事謹慎,滑不溜秋讓人抓不到把柄,又是丞相,在華京經營多年,想要找他的把柄,比登天還要難。

還好,在她與李斯年的百般籌劃中,終於抓到了楊奇文的小辮子。

楊奇文本意設計林修然入局,讓她與林修然相鬥,自己坐收漁利,可惜現在,林修然成了她助手,這種事情,想來楊奇文是萬萬想不到的。

如果想得到,他肯定不會引林修然進來。

想到這,程彥突然很是好奇,此事楊奇文得知後的表情。

程彥道:“我這便讓人放出大長秋的消息。”

天下皆知,丁太後是頂慈善的人,又與世無爭,不幹涉朝政,只聽聽小曲兒,過自己的晚年,被世人譽為百年來大夏最讓人省心、與最和善的太後。

能把這樣的一位太後氣到將人千刀萬剮,可想而知,那個人是有多喪盡天良。

大長秋就是這樣一個人。

大長秋死後,遭萬人唾罵,可若是世人得知,大長秋不過是替丞相楊奇文背了黑鍋,那麽楊奇文執政多年好不容易建立的形象,會全部崩塌。

更有甚者,禦史言官們會不斷上書,要求李泓徹查此事。

如此一來,楊奇文必然焦頭爛額,找楊淞將那些事情處理幹凈。

可現在的楊淞,被後宅鬧得一團糟,只怕有心無力,再無暇顧及楊奇文了。

說話間,程彥喚來了羅十三,讓羅生暗衛們去做這件事。

羅十三走後,程彥又對李斯年道:“你若無事,不如陪我一起去見林修然。”

她與李斯年交好的關系不是什麽秘密,沒必要藏著掖著。

再說了,林修然是只老狐狸,以前補上被毀去的軍糧,是因為被逼無奈,如今查到了是旁人陷害,以世家們一毛不拔的作風,必然會想辦法讓她將那些軍糧吐出來。

她帶著李斯年去見林修然,也能見招拆招。

李斯年點頭:“也好。”

長公主出征後,程彥代行長公主之權,公主府上的侍從們對於每日要來找程彥的官員見怪不怪,引著林修然往正廳走。

林修然一路走,一路瞧。

長公主雖然不在府,可是他瞧著,府上的侍衛們不但不曾松懈,還比往日更為警惕精神了,想來是程彥的功勞。

想到程彥,林修然心情一沉。

事情發展到這一步,他若再不清楚荒山之上程彥打的主意後,便白活這麽多年了——程彥知道番薯不是他毀去的,可為了軍糧,將計就計,逼迫林家湊足了軍糧給邊關的戰士們送去。

從事情發生,到程彥設計引他入局,不過半個時辰的時間,此等反應與心計,遠超當年的長公主。

程彥如此,他真的能將自己的糧食要回來嗎?

林修然心中疑惑,一路來到正廳。

正廳裏不止有程彥,還有一個恍若謫仙的少年。

饒是林修然見慣了美人,也不由得被晃了一下神。

程彥對李斯年男女通吃的皮相再一次有了一個新的認知——林修然出身世家,修身知禮,他尚且如此,那些凡夫俗子見了李斯年,可不就是想著把李斯年當做孌童面首養在自己身邊嗎?

李斯年垂眸飲著茶,碧色的茶水映著他有些不耐的神光。

紫蘇奉上了一杯茶,輕喚一聲:“大司農。”

林修然連忙回神,接過茶,輕啜一口,問程彥道:“這位想來便是淩虛子的高徒,李郎君吧?”

李泓雖然允許李斯年在皇城內自由行走,可並未恢復李斯年的身份,故而外人只以淩虛子的徒弟看待他。

李斯年斂去眼底的不虞之色,擡眸已經是往日的風輕雲淡,微微點頭。

程彥道:“大司農找到了在林家酒宴上下毒的人?不知那人是誰?又受誰主使的?事關軍糧,此事必要報給舅舅,讓舅舅定奪才好。”

怕林修然覺得李斯年在場,不好開口說機密之事,程彥又補上一句:“斯年不是外人,大司農有什麽話只管說便是。”

林修然捋著胡須,看了一眼李斯年,只覺得他有種說不出來的熟悉感,像是在哪見過一般。

怕引起李斯年的懷疑,林修然不敢多看,回答著程彥的問題:“此人做事極其隱秘,老夫多方詢查,才讓老夫抓到那人。”

“只是此人口風極緊,老夫手下用盡了一切辦法,也不曾撬開他的嘴巴。”

“用盡了一切辦法?”

程彥瞧了瞧身旁坐在安靜飲茶的李斯年,認真地覺得,又到了他出場的時候。

——他能用毒殺人於無形,也能叫認求生不能,求死不得,且他自己又懂醫,不會讓那人死了去,讓他去拷問楊奇文的人,最為合適不過了。

程彥笑吟吟道:“大司農若是問不出,不若將那人交給我,快則十天,慢則一月,我必會讓那人將事情真相全盤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