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地中有刀(第2/2頁)

幾個青壯哪有不依的?紛紛答應。阿萁與江石、施進裏正急急搖船奔去桃溪縣衙,好懸衙裏不曾畫押落栓。

徐明府接了報官,心底大為滿意,這個施家請百僧做法會的當口挖出劍不惜誤事立來報官,可見規矩知趣,不似有些商賈之家,仗著腰裏幾個臭銀子,全身骨頭都輕幾兩。

徐明府心胸不大,學識見識卻有,令差役將劍洗凈,見一邊縣丞、押司都頗為好奇,遂輕笑道:“本官不知這刀是不是兇器,卻知這刀並非本朝之物,此刀刀身細長而直,柄有環首,這是前人配刀啊。 ”

縣丞等人再有眼力,此時均撫掌管笑道:“果不相同,還是明府有見地,依我等看,此刀不似古物,只做兇器處置。”

徐明府笑道:“焉知舊時不是兇器,只是,事過境遷,與我等無尤。”他將刀遞還給施進,道,“刀、劍非為禁兵,既是你家地裏挖出,留著罷。”

施進裏正慌忙謝過。

徐明府又將臉一沉,告誡道:“若有甲、矛長兵,卻不可私藏,不然定要問罪於你們。”

裏正道:“多謝明府提點,升鬥小民哪敢犯禁。”

阿萁大松一口氣,一塊大石落地,順道將徐明府的面貌記在了心裏,那徐明府也看了阿萁一眼裏,思索著僧會好似這個小娘子主事,明明是個膽大妄為的,對外倒穩得住,不曾越過其父、裏正強出頭。

歸途施進大贊道:“明府真個通情達理的父母官,比好些富戶還要隨和。”

裏正也笑道:“徐明府來桃溪,春汛急時,親到田間查看水利,斷案也公正。”

施進道:“別地貪官汙吏欺民,我們實是有好運道。”

阿萁與江石偷換一眼,默默不語,也是這個通情達理的徐明府,一手炮制了付家案討好京中貴人,過後不依不饒,又使付家鋪面無商戶接手,盡被親朋掌櫃私下騙去,以至付家家破。

江石心道:這徐明府真是正正反反的兩面人物,又擅於細處捏錯,他問罪付忱交結匪類,付忱也確實與遊俠好漢有交。他爹在三家村外看到小船,許真是哪個江湖人士與付忱。

“江阿兄?”阿萁偷喚一聲。

江石安撫一笑,轉而問道:“萁娘,這把刀你有什麽打算?”

阿萁笑回道:“既是前朝古物,說不定就是邪物,後日百僧做法,就由僧人出主意,是祭是埋是毀。”

江石笑道:“也算師出有名。”

他們一行人回到三家村,施家上下都松了氣,只施老娘看那刀越看越不吉利,還道:“亂家邪物,哪裏拿進家中的。”

阿萁無法,只好尋一個木架,將刀仍帶到荒地處,左右夜裏有人,不怕被人偷去。

連夜將地平好,次日一大早,施老娘又與幾個村婦將高桌一一在荒地上擺開,江大拉了好大一個香槽過來,擺在正當中,控了山中松泥填好。施家又借了江家後門,另起兩處爐灶,一處做素齋,一處做尋常飯令。

施家買的油鹽醬醋,肉蔬幹果一並都搬到江家,為著取用便利。衛煦 又送了柴火來,衛小乙與江大搬了一個大缸,滿挑了水,省得明日要去村口打水。

僧人未到,就有消息靈通的貨郎前來村中打聽,得知真有法會,便笑道:“那我明日挑了貨擔來,湊一湊熱鬧。”

村中有大膽人家,團了圓子,想著明日要是有生客來瞧僧會,說不得還能賣幾碗子貼補家用。

事事俱備,施、江、衛三家湊到江家說起明日之事,阿萁唯擔心村口碼頭。

江大一時心裏也沒底,三家村的碼頭就這般大,又不能吹口仙氣,更改面貌,道:“只能將就將就。”

衛小乙倒樂陶,道:“村中難得有這樣的熱鬧,我們在這發愁,村中頑童比過年還要高興,時不時地往宅地那跑。”

江娘子道:“明日還有忙碌,不如早些歇下。”

話雖如此,一幹人卻沒一個能安睡的,阿萁天沒亮就已起身,還不曾梳洗好,衛煦已經過來,村中幫著撐船的也都過了來。阿萁忙遣了胡亂睡在堂屋的健仆去接各寺僧人。

一家人胡亂墊墊肚子,留了陳氏和小四娘在家看好門戶,各忙各的去。

到了天蒙蒙亮,接僧人的船已經歸來,千桃寺主持卻是沈拓親送來的,隨來還有幾個富戶,雞鳴未消,碼頭處已是船只遍橫,好些堵在江中央,靠不得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