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線香揚名

三家村一如滾開的沸鍋,熱騰騰、鬧喧喧,江大在碼頭引船,嗓子都給喊得劈了,又拖了裏正的大子讓他引江中的船另去蘆葦蕩的淺灘泊靠。

荒地上僧人相互稽首,有往來密切的自是親和,有往常生疏的互別錨頭。施進硬著頭皮招待招待僧人,一頭招呼了這個高僧,一頭又落下沈拓,好在沈拓不在意,反倒幫著施家招待,千桃寺乃當地大寺,主持有名望,幾寺的僧人見他親至,一時放下嫌隙唯他馬首是瞻。

施老娘和裏正一道與眾僧說起荒地怨邪,裏正心細,還抄了縣志上三家村舊年奇說,又引眾僧人看荒地那把滿是銹跡又隱見鋒寒的寶刀。

千桃寺主持念了聲佛號,斂下眉目,道:“前朝末代,怨魂遍野,孤魂流離無所歸處以至生怨生愁起,佛度眾生,亦度前魂。”

施老娘連忙謝過,阿萁偷偷使了使眼色,施老娘會意,從一邊堆起的線香裏抽出幾支,拿燭火點燃,甩滅明火,插在當中擺著的香槽,又叫施進、阿萁也進幾支香。施進毛手毛腳,取香點燃胡亂往香槽上一插,阿萁緊隨著也點了幾支香。施老娘又念叨幾句,替陳氏、阿葉、阿豆、小四娘都一一代點了幾支。

那香槽頓時插上了一大簇的線香,青煙裊裊,彌漫四散,煙熏火繚之際又似有感應天靈之禪意。千桃寺主持看這戶人家使的香與眾不同,不由就在心中留意。

施老娘又輕咳一聲,與眾僧道:“老婆子家中備了各樣紙燭,一應都在這張桌案上,諸高僧看看要是有缺漏,立去備齊。”

一眾僧人看到整整齊齊碼在案上的蠟燭線香,那線香一支一支,少說也有幾千來支。清水寺離三家村近,施老娘又常在那拜佛,寺中僧人識得她,將線香左右看了看,這才笑道:“老善人,這香雖與香丸不同,一場法會應用不完這麽多香。”

施老娘與阿萁套好詞,假笑道:“唉喲,這不是聽說香能安魂,再者老婆子家裏正要辦香坊,最不缺的就是香,不拘是村中哪戶,有心的都可上支香,借借法會,祈個福願。”她平時一個敬佛之人,講這話很有些心虛,又想著自己往日燒香祭佛的,求的就是家宅平安,錢財無憂,如今也算得償所願,定是我佛照顧,遂她心願。

清水的僧人法號法明,聽了施老娘的話微微一愣,也留意起這線香,他們做法會,燃香凈穢,與同寺僧人領了一張高桌,鋪好佛布,擺好法器,一人抽一支香在手中。

千桃寺主持寶相莊嚴,慈眉善目下卻滿是精光,不動聲色看了眼與施家人一處的沈拓,搖搖頭,輕笑一聲,也叫眾僧布桌持香,一理法衣,一手搖著法鈴一手持香領眾僧邊吟誦經文邊繞著荒地緩布慢行一桌。

百僧共著法衣,持法器頌經文,聲勢頗為壯觀,眾口同聲下佛音層層遞開,有虔誠跟著禮了禮佛禮,一時間裏外三層都擠了圍觀的村民。

閑散無事的富家子弟,攜妻帶仆,撿起高地圈出一塊,拿幔布圍了,叫仆從擺好菜酒,大為自在地看法會。幾個貨郎與賣吃食的在外頭放下挑擔,貨郎那引了好些村人買雜物,吃食擔煽爐生火,包餛飩,煮甜湯……外來客早早坐船來看熱鬧,腹饑嘴荒,尋摸過來買碗湯,要幾個餛飩。又有賣鮮果的挎著竹籃兜賣脆梨、酸桔,這邊老實地做著買賣,那邊卻在搏買一籃栗子……

阿萁支使幾個健仆在外頭留意,她料到人多,只沒料到人這般多,生怕出踩踏的亂子。邀來的幾個差役卻是些怠工的,來得又遲,又不怎麽管事,支了張桌案,吃起酒,只是,好在身上差服腰間樸刀唬人,幾個在人群裏擠來擠去的賊偷沒想到還有差人,怕自己陰溝裏翻船,不敢胡作非為。

江石與沈拓,一旁還有桃溪與沈家交好的幾個富戶。

其中一人笑道:“我還只當沈兄說大話,倒不曾想這鄉野村落還有這番熱鬧。”

又有一個年長一些的道:“這倒讓我想起桃溪當年通河,季明府請了僧道一同做法會息河神,那也是熱鬧無比,如今千裏碧波通桃溪,我有幸借此掙下一份家業來。”

沈拓笑道:“季明府如今已承繼爵位,你我倒不好再以明府喚之。”

那人大笑:“正是正是,桃溪有幸啊,現今的徐明府也是為民憚慮的好官。”

幾人紛紛附和,倒有一個長臉的富戶在桃溪賣星貨的,他的目光一瞬不瞬落在線香的桌案上,道:“這施家做法會用的香好生別致。”

江石微揖一禮,笑道:“施家這香倒是大有來頭。”

諸人看他與沈越翎親厚,沈拓又不曾拿話攔他,便笑問:“這位小郎君,此話怎講?”

江石道:“這香有個雅名,喚作攏息香,卻是皇五子憫王夜夢遊龍,吐息聚線成香,憫王因此夢有所其思,外出遊玩撞見一個異地小娘子在湖邊專心制香,他看得有趣,一時起了捉弄之心,問那小娘子可會制線香。憫王親民,並非為難,也不過隨口一問,誰知那小娘子聽後想了想,真的制成線香。憫王將香呈於聖上,聖上便賜名攏息香,又道此香龍子感應真龍所得,民間不可輕褻,要制此香需憫王授香方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