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1章 日月重輝(十七)(第2/4頁)

對於袁承志而言,皇太極和崇禎是聯手害死他父親的人。可是英雄一世的皇太極卻死在了自己的弟弟和妃妾手中,他以為無能昏君崇禎不愛美人,不愛奢華,比世上所有人都愛大明,在意百姓,更是在關鍵時刻展露出了一個帝王的節氣。

這樣的皇太極讓他竟然有些小同情,這樣的崇禎竟然讓他有些敬佩。期待的闖王並沒有他以為的那麽好,以為是昏君的皇帝也沒有想象中的壞。下山愈久,袁承志對這天下事越看不明白想不明白,甚至也開始不明白自己的想法。

袁承志也想過離開這個朝堂、離開這個江湖,可是他又有些不甘心。他還年輕,還想看看皇後娘娘為他描述的那個天下。天下人需要一個領頭人,而如今袁承志希望皇後娘娘能夠帶來天下人想要的生活。

李巖翻身上馬與紅娘子絕塵而去,出五裏,便遇到了奉命緝捕的劉宗敏。李巖與劉宗敏一文一武本是闖王身邊最得力的幹將,兩人素來也是相得益彰,私交甚厚。

如今李自成稱帝卻倚仗善於諂媚之術的牛金星超過了劉宗敏和李巖。李自成明知兩人是好友,卻讓劉宗敏來抓捕李巖,顯然他不僅疑心李巖也在考驗劉宗敏的忠心與否。

兄弟兩人對望片刻,皆是苦笑。這其中的關竅,李巖明白,劉宗敏也明白。故此劉宗敏來了,李巖欣然就覆。

劉宗敏壓著李巖與紅娘子夫妻回京,不想到了郊外卻遇到了伏擊。劉宗敏作戰驍勇,只是剛經歷了與多爾袞一戰,軍心渙散,對上埋伏城外的錦衣衛和明君,竟然全無抵抗之力。

說來自李自成起義,劉宗敏追隨左右,與朝廷官軍也是打了好多年。其中最難對付的不過是一個孫傳庭,那個吳三桂也有些本事,可是龜縮西北不敢阻攔闖王的鋒芒。今日,明軍卻宛如脫胎換骨一般,尤其是作為先鋒的錦衣衛指揮使安劍清,更是武藝高強,悍勇非常。

劉宗敏一馬當先卻被安劍清斬於劍下,其手下的將士群龍無首,最後潰散逃去。劉宗敏一死,安劍清也不趁勝追擊,反而對著李巖夫婦作揖為禮,帶著錦衣衛和明軍撤退了。

李巖跳下馬背,沖到劉宗敏的屍首面前,撫屍痛苦。劉宗敏是闖王身邊第一大將,如今劉宗敏一死,闖王又對他失了信,身邊唯有那最擅長拍馬屁的牛金星,大順危矣。

“相公,錦衣衛的人為什麽要救我們?”紅娘子不解道。

“娘子難道還不明白嗎?這是皇後娘娘的計策,殺了宗敏,除掉了闖王身邊一員大將。不殺我們,便是坐實我們與朝廷勾結,這是要逼著闖王親自殺我們。她要除我不僅要斷闖王的一臂,更要闖王人心渙散。”李巖悲聲道,“天下人都知道我這些年如何為闖王奔波,闖王殺我,天下人都會知道闖王如何弓鳥盡,良弓藏。”

“那位娘娘真是好算計!無論我們是否反闖王,都在她的算計之內。無論我們求生求死,她總能得到最大利益。”紅娘子嘆道。

“李巖死了?”天津衛,石慧問道。

安劍清從她的聲音中聽不出息怒,躬身道:“我們離開不久,牛金星就趕到繼續緝捕李巖。不過,牛金星趕到時李巖和紅娘子都已經服毒自盡。李巖夫妻沒有死在李自成手上,會不會影響我們的計劃?”

“李巖服毒自盡那也是李自成逼死的,與李自成親手殺沒太大區別了。我原以為李巖一個官家子,敢去投李自成是個聰慧的,沒想到骨子裏也是個迂腐書生。”石慧嘆道,“李巖錯看了李自成,故有今日之禍。我亦看錯了一人,故此如今到底心中有愧。我與李巖都是算計人心之人,可是這人心哪有那麽容易算計,一不小心就容易反噬啊!”

“那李巖大約又是一個讀書讀傻了的,娘娘何必為他可惜。這天下讀書人多的是,娘娘與太子殿下求才若渴,天下的人才也會源源不斷的前來投效朝廷。”安劍清不回道,“娘娘,如今李自成折損了一文一武兩員大將,大順軍新敗,據守京城不過兩萬人。我們可要收復京師?”

“待太子到來,立即動手。”石慧正色道,“收復京城的戰役由薊遼總督王永吉全權指揮,你帶著錦衣衛負責緝拿李自成,切莫讓此人有逃脫的機會。此人一旦逃走,到底是個流毒。”

“臣定當竭盡所能,絕不令闖賊有逃脫升天之機。”

八月底,太子率領部分南京守軍和訓練營畢業的宗室子趕赴天津衛。九月初,薊遼總督王永吉為主將,包圍京城。同時,奉惠王之名退居一隅的孫傳庭奉先皇遺詔,誅殺叛國惠王,截斷多爾袞出關之路關門打狗。

皇太極死後,多爾袞與豪格政權,一度讓盛京氣氛緊張。後在各位親王調和下,多爾袞與豪格各退一步,選了莊妃之子福臨為少帝。惠王請多爾袞入關助陣,多爾袞有心以此立下戰功壓豪格一頭。沒想到崇禎已死,明面上已經是帝國之主的惠王依舊是個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