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1章 日月重輝(十七)(第4/4頁)

憑借著這些舉措,新修的大明律迅速普及下去。元啟二年春,新帝的第一批天子門生誕生。這些新進士的第一件差事便是與訓練營出來的宗室子前往各地宣揚大明律一年。

一年之後,朝廷六部按照所需官員出卷子,讓這些新科進士招考。朝廷的這一舉措並非因為官員冗員,事實上經歷國難後,朝廷上的官員尤其是高官去了大半。

大明原本又京城和留都兩個衙門,如今卻只留下一套。借著李自成的手收拾了大批屍位素餐的官員,如今朝廷上下風氣為之一清。大臣們每日都極為忙碌,忙著研究新政令,忙著學習新的東西,一個人當兩個、三個人用。

新朝第一批進士終於可以入朝為官後,他們的上司都松了一口氣,終於多了人手分擔工作。為了取得賢才,新帝將科舉由三年改為一年,不過每年錄取人數減少,想要高中並不容易。

除了大明律被定為必考內容,朝廷也逐步改革科舉,科舉不在只考一科,而是開始分科。考中進士也不能立即當官,還要去書院講學,去地方輔佐縣令處置證實,去各地宣講律法等滿一年,再參加六部崗位招考。

不提科舉諸事,元啟三年,天下大安,隨著各種高產作物推廣,全國糧食問題得到根除。李自成起義時,各地主豪紳就得到了一次打擊。後來石慧明面上讓吳三桂和孫傳庭平亂,卻渾水摸魚,收拾了一部分為富不仁的地主豪紳。

經歷了諸多波折,對於朝廷重新丈量土地之事,地主階層敢怒不敢言,這件事遇到些波折,也終於在元啟五年做成了。朝廷規定十稅一,頒布了新的徭役法,大力普及大明律,以此杜絕地方官員隨意增加苛捐雜稅。

錦衣衛改為六部之外的監察機構,在各行省建立新的衛所。擴張後的錦衣衛不在只為皇家效命,而是負責督察文武官員,除卻查察謀反之案,也要負責督察貪腐之事。

百姓可以向錦衣衛舉發地方官吏,為了減少誣告,民告官坐實不罪,若為誣告,杖責八十。

元啟帝少時性格慈和溫順,經歷國難,後屢經歷練,倒是多了幾分堅韌。自登基之後,本性不改,依舊性情寬厚,加之不重色,不重享受,生活上肖似先皇和太後,朝堂上又不似先帝剛愎自用,猜疑過重,朝廷上日漸清明。

百姓賦稅減少,收成增加,經過數年休養生息已經可以安居樂業。

元啟七年,吳三桂領命出關,破盛京,增設大明行省。於此同時,朝廷開始向蠢蠢欲動的草原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