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9章 皇親國戚(六)(第2/4頁)

何氏想著心急,讓丫鬟挑了燈籠,就往芳華院而去。恰好徐耀華也沒有歇下,母子倆可坐下說說話。

“華兒啊,玉家那孩子你也見著了,可有什麽想法?”

“沒什麽想法,不過娘這事我想再考慮考慮。”

“考慮什麽考慮,好人家的兒郎不等人。如今京中這般清俊的少年人可不多了。”

“你總讓我想兩日吧!我心裏亂的很,您別逼著我行不行。祖母說了,便是我不嫁人,一輩子也是徐家的姑娘呢!”

“你祖母便是太慣著你了!”何氏不悅道。

何氏有時候覺得自己已經明白婆婆行事,有時候又覺得她猜不透。可到底是長輩,何氏只能順著老太太的心思動。

何氏心急可是女兒任性,老太太偏慣著也是無可奈何。徐家不點頭,玉家小少爺倒是有空就上門,打著找徐耀祖的名頭,可他與徐耀祖相差三四歲,一個禁軍校尉,一個混吃混喝小紈絝,能有什麽可玩。哦,在徐家教徐耀祖武功也是個名頭。

玉秀林上門時常會帶些小玩意送給徐耀華和徐耀祖,時間長了,偶爾也能“偶遇”幾次徐家姑娘。不過大多數時候,玉秀林上門是陪長輩說話,和徐耀祖一起練拳射箭。

陽城大長公主與石慧也時常約了一起進香賞花,不過結親的事情倒是沒有松口。大長公主都有些摸不著邊際了,可看著徐家待他孫兒也是極好,許他與徐家姑娘說話,送武功秘籍,指點武功,這不是自家人才有的待遇麽?

陽城長公主也是個軸性子,想著我孫兒十八固然大了,可男孩子二十幾歲也好說親。你家孫女十六總該比我急些,我也不急,總能熬到你開口應了。

這般僵持了兩三月,徐耀華也不說願意不願意,倒是收了玉秀林拿著俸祿買的珠釵,石慧便拍了桌子允了親事。玉秀林興高采烈回家和祖母準備請媒人準備聘禮,這邊何氏也終於放了心。

自孫兒長大,大長公主便一直備著這些,徐家的嫁妝自也是早早開始準備的。徐家一應,次日大長公主已經帶著官媒上門。兩家都是雷厲風行,待旁人知道消息,兩家都過納吉了。

過了納吉,石慧才遞帖子帶著何氏進宮。

到了宮裏,太後的長信宮喜氣洋洋似有什麽喜事。石慧與何氏進殿方知是王貴妃有了身孕,太醫確定了喜脈,王貴妃就到長信宮報喜了。

雖說王貴妃和其他嬪妃先於皇後入宮,大家就該想到。不過聽到王貴妃有孕,何氏心中還是忍不住念了一聲佛,幸家中有老太太這根定海神針,沒讓她女兒進了這泥潭。

皇帝心慕朝亦淑,並不影響他寵幸別的女人。正妻沒進門,妾先有了身孕,還引為喜事也唯有皇家了。若是一般嬪妃懷孕也就罷了,偏偏是家世底蘊都不弱於皇後的貴妃。這貴妃若是誕下皇長子,日後怕是少不得又是一番嫡長之爭。

石慧笑著恭喜了太後和王貴妃,才與太後說起孫女定了人家的事情。

“這是雙喜臨門的好事,哀家要做祖母了,我心愛的華兒也有了好人家。”太後先是高興,旋即又埋怨道,“只是娘和大嫂也太謹慎了些,原說了華兒的夫婿要哀家幫忙過眼,竟然過了納吉才說。”

“定是老夫人怕母後擔憂,才定了再與母後說,免得母後擔心呢!”王貴妃笑著道。

“娘一貫小心,只我華兒定了那家少年?”

何氏抿嘴笑道:“是陽城大長公主的孫子玉秀林。”

“陽城大長公主的孫兒?大長公主自是極好的,只是早年他那個兒子可是胡鬧的很。”

“秀林不像爹,像他祖父,年輕人很是不錯,娘選的。”何氏忙道。

“你大嫂是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愛,如今便是阿祖都比不得秀林了。”石慧展眉道。

“大嫂這般喜歡,可見是個好孩子。哀家早就說了,華兒出嫁,哀家是要為她添妝的。”

“這樣的喜事,母後定要讓臣妾和小皇子也一道沾沾喜氣。”王貴妃忙道。

“你是個好孩子!”太後聞言歡心地拍了拍王貴妃的手背,“華兒陪了哀家幾年,如今嫁人了,可不輕易得見嘍。”

“母後不嫌棄,臣妾自當日日叨擾,只是母後別嫌棄臣妾呱噪才好。”王貴妃笑望了石慧一眼,“老夫人莫要覺得妾搶了表妹的寵才好。”

“太後娘娘喜歡熱鬧,有娘娘在跟前伺候,我心中只有歡喜。”石慧笑道。

“你這促狹鬼,都是自家人,當叫外祖母。”太後高興道。

王貴妃似驚似喜,忙起身,就要行晚輩禮:“外孫媳婦叩見外祖母、舅母!”

“娘娘可是折煞我了,快請起,可不要累著小皇子才是。”石慧伸手扶住王貴妃,何氏也忙回禮。

“陛下最是尊敬外祖母,小皇子也是晚輩,當見過曾外祖母。”王貴妃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