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巔峰高度(第3/5頁)

雲飛鏡聽了若有所思,她思考了一下:“這個是……攻心計吧。”

因為被請到了不熟悉的場景,一開始就被帶入一個不熟手的氛圍。包廂環境優雅,焚香彈琴,可客人對品茶不了解,聽琴聲也一無所知。

等老板再捧出幾方印章來請他鑒賞,連續幾次感覺到自己的無知,客人自己就氣短了。

雲飛鏡當初聽過一個有意思的故事,據說國家建國初期去和外國談判時,特意選了一個千杯不醉的人物加入使團。

兩國談判前要先設宴,宴上雙方拼酒,國家靠此人喝倒了對方一個招待團。

那個國家本來酒文化就比較顯著,喝酒的時候被滅了氣焰,就連談判時都收斂了幾分。

那一次談判的結果,讓國家很滿意。

一法通而百法通,雲飛鏡覺得其中的道理大概都是相似的。

程漣舟贊許地點頭:“就是像您說的這樣。我特意請您過來喝茶,看您雖然不知道,但學我的樣子也不局促,就知道小姐冰雪聰明,一定不會被人帶著跑了。”

其實他請雲飛鏡喝茶,品茶當然只是個借口,借這件事觀察雲飛鏡是什麽性格才是真。

品茶這件事,實際上環環相扣。

對雲飛鏡的身世,程漣舟也知道一點。

這位大小姐剛剛回到雲家,基本除了她長得漂亮,成績很好,為人孝順,性格伶俐外,大眾都一無所知。

——而這四條全都可能是吹出來造勢的。

他剛剛建議雲飛鏡去喝茶,雲飛鏡沒有猶豫就答應了他的請求,沒表露出不悅,更沒發脾氣。

要是雲飛鏡發脾氣了,就說明她希望能時時掌控著主場節奏——而一個貧窮的孤女,是不會有這種習慣的。這樣的想法,只能說明她太過想要扮演一個想象中的“雲大小姐”了。

太過急切地扮演想象中的自己,說明雲大小姐在掩飾她的自卑。

從貧窮到乍富,大多數人都會不適應,手足無措,心態上也會發生巨變。雲大小姐看起來是不太適應,但她並無自卑。

這是非常難得的。

等到泡茶的時候,雲飛鏡看到了程漣舟的手,卻沒露出異色。這就代表著她心態不錯,和雲笙的關系也應該不錯。

倘若雲飛鏡心態比較偏激,或者對雲笙不信任,可能在看到程漣舟的手的時候,就開始懷疑“舅舅究竟給我派了個什麽樣的人”。

泡茶的整個流程裏,程漣舟一直靜默無聲,這其實會讓人感到自己被忽視或者薄待。但雲飛鏡卻沒有為此露出不安或者不耐煩。

等喝茶的時候,雲大小姐雖然也不知道具體怎麽品茶好,但是她照著程漣舟的模樣,非常淡定地在學。

沒有因為自己的無知而羞愧,也沒有因為學人就感到難堪。

至於後來那個關於品茶的故事,是程漣舟提醒,也是為了在雲飛鏡那裏加加印象分。

程漣舟原本已經構思好了怎麽和雲飛鏡講這件事比較合適。

結果雲飛鏡只是想了想,就說破了其中的道理。

據說世上最好的美玉只需要鑿開石壁獲取,而無需旁人的雕琢;最有才華的學者天生宿慧,即使沒有師長的引導,在看到萬事的瞬間自己就能醒悟其中的道理。

這位雲小姐在程漣舟的眼中,就是美玉天成的人物。

雲飛鏡笑了一下,回答了程漣舟的問題。

“我是個學生,學習是我的本分。不懂就學,再不懂就請教。學習不該是讓人羞愧的事,承認自己的局限也不是。”

雲飛鏡不知道剛剛程漣舟怎樣地估量了自己的深淺,但她知道一個道理。

尷尬這種東西,你越尷尬,別人越覺得你該尷尬。

你越坦然,別人反而越不把這個當一回事。

程漣舟嘆服地點了點頭:“我像您這麽大的時候,實在是差您太多了。”

由於這句話在誇人的時候實在太套路,太常見了。雲飛鏡和程漣舟對視一眼,都不禁露出幾分調侃的笑意。

茶室裏的氣氛一下子就輕松下來。

程漣舟和雲飛鏡漫無目的地聊了一會兒,非常完美地拉近了兩個人的距離。

最終,他們終於談到了雲飛鏡想要做的事。

對於這個,雲飛鏡坦率承認:“舅舅沒猜錯,這件事只是個引子,我確實是想幫那些遇到校園暴力的孩子,只是先用這件事熟悉熟悉。”

程漣舟沒有直接評價這件事的好壞。

他只是問雲飛鏡:“在大眾之間,有一些慈善基金是耳熟能詳的。比如說艾滋病的慈善、兔唇兒的慈善、免費午餐的慈善……”

“但校園暴力的慈善和公益不但大家不知道,甚至連做的人都微乎其微,您知道這是為什麽嗎?”

雲飛鏡沉默了。

“因為我舉的那幾個例子,幫助的方法都是切實的,援助的結束也是有明確界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