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一九六八年農歷臘月二十八,方三山在家裏忙著踹面,發好了明天好蒸饅頭。

往年這時候方三山都會帶媳婦孩子回老家過年,但今年許巧梅懷孕了,不到三個月,胎還沒做穩當。

前些天他專門請了一天假,帶方立新回老家看望老爹老娘,給他們拜了個早年。由於兩人手裏拎著大包小包的年貨,還要一大早抹黑趕路,就沒帶方立平和方立安。

到了老家,父子兩自然是受到了熱情招待。方立新他爺奶聽說小兒媳婦又懷孕了,十分高興,都希望小兒媳這胎是個大孫子。

小兒子是一大家子裏最出息的人,當初村裏一群人去了縣城,就他和隔壁的周二想法子留了下來。後來又一步一步成了工人,吃上了商品糧,還娶了城裏媳婦兒。

就這也沒忘了他們老兩口,時不時地托人給家裏帶東西,逢年過節還給錢,孝順極了。饑荒那幾年,要不是小兒子接濟家裏,還不知道現下是個什麽光景。

唯一讓老兩口愁的是,小兒子成家這麽多年就一個兒子,子嗣太單薄了。他們農村講究多子多福,閨女是不算在內的,再多再好也是別人家的。

方三山在老家吃了午飯,陪著爹娘兄弟嘮了會兒嗑,趁著天還亮,就帶著方立新往回趕,天黑透了才到家。

許巧梅給父子兩熱了飯,問完公婆的情況後,才跟方三山說起今天在廠裏聽到的消息。

“中午秦廠長和王主任在食堂吃飯,他們聊天的時候我不小心聽了一耳朵,說是廠子西邊蓋的樓,怎麽分的定下來了。”

“那明後天可能就要發通知開職工大會了,畢竟還有七八天就到年了。”方三山分析道,“別擔心,房子肯定有我們一套,我們是雙職工,住房又有困難,肯定有優先權。”

方三山當年從農村出來,身無分文,機緣巧合下幫了機械廠老師傅的忙,老師傅看他識字就給他弄到了廠裏做學徒。

學徒就跟臨時工差不多,沒什麽嚴格的要求。但方三山做事認真,人又機靈,會來事兒,很快從當時那批學徒裏脫穎而出。

過了幾個月,廠裏招正式工,他報了名,直接被選上了。那時候還沒建國,戶口什麽的也都沒有登記,沒有後來那些正式工必須有城鎮戶口的要求。

再後來登記戶口,就是城裏人了。和城裏人唯一的區別就是沒有城裏的房子。一直以來都是“借”老師傅的房子住的,私下裏每個月給老師傅五毛錢。

不是沒想過申請塊地基自己蓋房子,只是攢的錢不夠,又是人工,又是木材,又是磚瓦的。等攢夠了錢,準備起房子結婚,又聽老師傅說廠裏傳出風聲,說要建職工樓房,讓他別著急自己蓋。

方三山揣著錢到未來老丈人家拿主意,是自己蓋還是等廠裏的新樓房。

許巧梅他爹許慶豐聽說了方三山的來意,就知道他想等廠裏分配。其實許慶豐自己也覺得等廠裏分配好,兩個孩子結婚了就是雙職工,肯定能分到,現在要是自己建了房子就不好說了,組織上肯定是優先解決住房困難的職工。

唯一不好說的就是,現在只是傳出了風聲,到底什麽時候建房,誰也不清楚。

方三山跟許慶豐商量一番後,許慶豐拍板,先“借”別人家的房子住,小兩口慢慢等分房,不著急。

這一等,就是十幾年。不過這十幾年,老師傅的房租也沒漲過,一直都是五毛錢。

老師傅的意思是,這房子不住也是空著,沒幾年就敗壞了,不如給方三山住著,所以只收五毛錢意思一下。

只是這事,沒別人知道,都以為方三山每個月要交多少斤糧食給老師傅。

許巧梅有點愁:“就是不知道能分多大的,家裏孩子越來越多了,立新今年十三了,再大一點就不好再跟妹妹們住一起了。”

方三山安慰她:“有我呢,回頭我去打聽打聽大小怎麽分的,你只管放寬心。”

結果第二天上午,廠裏宣傳欄就貼了通知,下午兩點要召開全體職工大會,廠裏所有人都要出席,請大家互相告知。

下午開會的時候,大家發現房管局的工作人員也來了。廠委宣布,機械廠職工住宅樓完美竣工。機械廠工會在房管局的監督下,已經將住宅樓分配到職工個人。

分配標準包括級別、工齡、年齡、居住人口輩數、人數、有無住房等一系列條件。

需要說明的是,分配原則是雙職工優先於單職工,正式工優先於臨時工,勞動模範、三八紅旗手等受表彰工人優先於普通工人。

然後宣讀了此次分配到房子的職工名單,有異議的可以當場提出。

接下來,大家都屏住呼吸,聽廠裏領導宣讀名單。

被念到名字的人,自然是特別興奮,有幾個人沒忍住高興地叫了出來,被領導點名批評了幾句後,剩下的被念到名字的人就算再怎麽喜悅也只是緊緊的握住拳頭。其他沒被念到的人則是向這些人投去羨慕的目光,期待下面聽見自己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