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第2/4頁)

因為天還未亮,先是兩排燈籠挑著而來,正中一人正是太子殿下趙元吉。

想來這還是太子第一次來工部,上下眾人都詫異惶恐,不知因為何事。

溫益卿上前行禮拜見,趙元吉命他起身,說道:“溫郎中這就要帶人出京了嗎?”

“是,不知太子殿下此刻前來,有何旨意?”

因為華珍公主的緣故,趙元吉跟溫益卿當然也不陌生,當下一笑道:“我也是昨晚上才聽說了百牧山的事情,知道楊大人要派你們出京前往調查,這人都選好了嗎?”

溫益卿道:“是,正要啟程,請殿下訓示。”

太子道:“倒也沒什麽可訓示的,只是聽聞此事頗為棘手,不過楊首輔既然派你前去,我想自然是馬到功成的。不過是多囑咐幾句,在外行事務必仔細謹慎,早日解決了事端,平安歸來。”

溫益卿躬身領了口諭。

此刻旁邊一名太監躬身上前,手中捧著個托盤,蓋著一塊黃緞子。

趙元吉掀開緞子,裏頭卻是一塊紅綢,打開來,底下竟是一枚形似護身符的東西。

趙元吉拿在手中,道:“這個就當時本太子的一點心意,期望你們早日安順回京。”

說著便雙手遞給了溫益卿。

溫益卿掃了一眼那護身符上的刺繡,擡手接了過來:“多謝太子嘉勉!微臣等一定盡心竭力,不辜負太子殿下期望。”

趙元吉笑道:“好了。也不耽擱你們行程了,走吧。”

說話間他轉身,忽然瞧見了人群中的闌珊,目光一頓,便走到跟前。

燈影下,卻見闌珊半垂著頭,容顏在光影中半明半昧的,可分明的玉容無瑕,眉眼如畫。

趙元吉不禁挑了挑眉,幾乎有點兒不敢認:“舒丞?”

闌珊忙把腰俯的更低了些:“參見殿下。”

趙元吉啞然失笑:“多日不見,舒丞……似是大有改觀呀。”當初在榮王府看著狼狼狽狽的,此刻竟如此清麗可人,之前聽聞華珍跟闌珊傳出緋聞,趙元吉還不信,如今看著,倒真的確有資本。

但這人跟榮王有染,又跟華珍親密,偏還是在溫益卿手下當差。

這種關系真的……

太子心中風起雲湧,這邊闌珊不敢擡頭:“多謝殿下,下官愧不敢當。”

當著許多人的面兒,趙元吉畢竟不便多說別的,就只一笑道:“原來你也要隨著溫郎中出京?”

“回殿下,正是。”

趙元吉點了點頭:“那也罷了。橫豎回京後再說。”莫名地扔下這句,太子殿下便轉身而去。

身後溫益卿率眾恭送。

等趙元吉去了,溫益卿身邊的李主事才忍不住低低問道:“郎中,太子殿下怎麽突然來到?是何意思?”

溫益卿握著手中的那護身符,往闌珊身上瞥了眼,卻淡淡地說道:“又有什麽意思,不過是聽聞咱們出京,特來示恩而已。好了,別耽擱了,出發吧!”

當下便出了工部,上車的上車,騎馬的騎馬。

城門大開,一行出城的時候,東方天邊才露出一絲朝陽的微紅光芒。

出城無事,闌珊因昨兒晚上沒怎麽睡好,就在車中睡了一覺,醒來的時候已經正午,車駕卻沒有停留,只吩咐眾人自己隨意吃點所帶的幹糧,仍舊趕路。

如此整整趕了一天的路,到了入夜,已經抵達距離京城百裏開外的易水縣城。

當地縣官早也聽說消息,只沒想到工部的人來的這樣快,當下急忙迎接,一部分人安置在驛館,另一部分則安置在縣衙。

闌珊本來是該在驛館的,正要隨著眾人下車,卻給溫益卿的侍從叫住,同他去了縣衙入住。

飛雪親自去打了水來給她洗漱,收拾妥當,又匆匆地吃了點面食。

因白天在車上顛簸了一天,便要早點安歇。

正欲上榻,外頭又有侍從來說:“舒丞可休息了嗎?郎中有話吩咐,請您去一趟。”

闌珊只好起身披衣,隨那人前往,兩人所住不過間隔一堵墻,過了門到了裏間,卻見溫益卿坐在桌前,桌上還有幾樣菜,沒怎麽動的樣子。

見她來了,溫益卿道:“吃了飯嗎?”

闌珊道:“回郎中,已經吃了。”

溫益卿道:“這是本地知縣送來的,我一個人吃不了,你陪著我用一些吧。”

闌珊方才只匆匆地吃了塊面餅喝了點水,只是點饑而已,如今見了滿桌的菜,倒是想吃些,可惜陪席的這個人仍是不合她的心意。

當下正要推脫,溫益卿把手中的一樣東西放在桌上,道:“你總不至於還惦記著往日同本官的不快,所以不肯同桌吃飯吧?”

闌珊一眼看到那物,卻正是今早上太子殿下所送的那護身符,看著倒是精致,只不過……

她盯著那護身符上的“永保平安”四個字,有些挪不開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