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第3/4頁)

終於在溫益卿旁邊落座,闌珊的注意力卻不在菜上,只顧偷偷打量。

溫益卿道:“只管坐著幹什麽,吃吧,吃不了也浪費了,還是說這些飯菜不合你的口味?”

闌珊給他提醒才忙又轉回目光,仔細一看,哪裏是不合她的口味,竟都是她的口味才對。

本來闌珊就不是挑食的人,如今這幾樣菜:素炒香菇,紅燒豆腐,文蛤瑤柱的去火湯,切片火腿,兩樣開胃小菜兒,並一碟子精致花卷,忍不住竟覺著餓了。

當下便提了筷子,每樣都吃了些。

溫益卿自己拿了勺子給她盛了一碗湯放在跟前。

闌珊一愣之下,也依舊端起來嘗了口,只覺著鮮甜的很,不知不覺竟吃的肚圓。

溫益卿雖然也一直在吃的樣子,可實則卻是沒吃多少,看闌珊擦著嘴,他才問道:“這一路趕得急,你可能行嗎?”

闌珊道:“多謝郎中,我無礙。”酒足飯飽的,又看向那枚護身符。

溫益卿也隨著看過去:“沒想到太子殿下這樣有心,居然還特意前往工部。這護身符應該也是禦制的,你要不要看一看?”

這話正中下懷,闌珊忙接了過來,燈光下仔細一看,越發確信了。

她握著這護身符,一時渾身微微戰栗,竟說不出話。

太子賜予此物的時候闌珊隔得遠,當然也不敢隨意亂看,方才溫益卿拿出來的時候她才瞧見上頭的字。

“永保平安”,是金線繡的,但是這繡工,這一筆字跡……她如何能不知道是出自誰人的手筆。

這分明就是鄭適汝的繡工啊!

太子突然親臨工部,本就有些反常,不過,溫益卿畢竟是楊時毅看中的人,又是駙馬,如今領命出城,太子於公於私,過來示恩,也是合情合理的,看著也十分的體恤憐下。

可細細想,太子一向並沒親到過工部,為何竟不辭勞苦起個大早,只為嘉勉告別?

直到看見這護身符,闌珊才明白。

這不是太子的用意啊,背後,明明是鄭適汝。

她借著太子的手,把這護身符賜給溫益卿,實則是在告訴闌珊,讓她小心謹慎,平安歸來。

大概是昨晚上才聽說了闌珊要隨著出京的消息,只不過畢竟鄭適汝是太子妃,親自見面風險太甚,故而想出這個法子。

細看之下,這金線的邊沿上似乎有一點微紅的痕跡。

闌珊幾乎能想象到,昨夜鄭適汝一夜不眠,做了此物,借太子跟溫益卿的手以傳情達意。

她握著這護身符,心中的暖流在湧動,不由笑了。

溫益卿在旁正端著碗清淡去火湯,似在喝的樣子,但是垂著的目光,卻正不動聲色地也瞧著她。

終於溫益卿垂了眼皮道:“我其實並不信這些東西,但太子殿下一番好意,又是皇室所賜,或許有些用處,看你喜歡,不如你就拿了去吧。”

這畢竟是鄭適汝所做,闌珊求之不得。

聞言驚喜地脫口而出:“真的?”又忙道:“這是殿下賜給郎中的,我如何敢要?”

溫益卿一笑:“物各有所歸,各有所用,各有其意,才是合情合理。你喜歡,便是他的所歸了。”

闌珊見他這樣說,樂得不再推辭,當下緊緊握住了那護身符,起身道謝。

一行人急趕之下,終於在第二天入夜,進了掖州地界。

闌珊掀開車簾往外看去,正巧外頭其他同僚也在議論:“那南邊的山,應該就是百牧山了。”

“我倒是也聽說過有關這山的傳聞,據說入夜的話,是嚴禁上山的,似是有什麽精怪的傳說。”

話音剛落,就見那百牧山上隱隱地有些許幽淡光芒掠過,顯得有些妖異。

突然又有淡淡的藍色螢光閃爍飄舞,與此同時,夜色裏傳來怪異的嚎叫聲,似是狼嚎,又像是什麽不知名的野獸。

這嚎叫聲還未消退,又有如同鬼哭似的斷續啼叫,桀桀咯咯,似近而遠,詭異駭人,引得隊伍中膽小之人也跟著連聲驚叫。

有人道:“不要驚慌!那是夜鳥啼叫而已。”

闌珊耳聞其聲,又盯著那山上的異狀:“百牧……”

心中那種熟悉感又湧出來了,莫名地有句話在心中躍跳而出:

——“百牧山,百……百無禁忌,但敬鬼神而遠之,等閑勿入。”

闌珊確信自己是從計成春的手書上看見過這句的,好像還有一些記載,只是世間太久,有些模糊不清。

正在絞盡腦汁回想,只聽“啊”地一聲慘叫,撕心裂肺,這一次卻顯然是人聲!

伴隨響起的是夜梟如同詭笑的連續啼叫,像是什麽妖魔捕到獵物,正得意而笑。

眾人都慌了,偏偏又有人顫聲叫道:“快看那是什麽!是鬼火麽?”

大家張皇擡頭,遠遠地看到有數盞燈籠飄於空中,正急速向著此處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