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第3/4頁)

闌珊忙陪笑道:“這個是甜的,真的是甜的。”

趙世禛這才吃了橘子,果然這次沒有騙他。

兩人又說了半個時辰,趙世禛道:“方才那執事來傳話,雖沒有說別的,我卻明白太子妃的心意。你今晚上不能在這裏,也別回西坊,收拾打理一下就去東宮吧,明兒跟她進宮也方便,有一些話她必定也要囑咐你。”

闌珊道:“好。”

趙世禛看著闌珊的臉,沒有精致的妝容,卻依舊眉目如畫,他簡直分不清自己更喜歡哪一個闌珊。

但細想想,明明不管是哪一個都能輕易地撩動他的心,讓他欲罷不能。

榮王不由嘆道:“這麽好的媳婦兒,母妃一定會喜歡的。”

這一夜,闌珊果然便先去了東宮,鄭適汝接了她入內,彼此說起近來的事情,又果然叮囑了明日進宮的種種。

因鄭適汝早有安排,太子趙元吉並未過來打擾,是以他們兩人竟能親親近近的同榻而眠。

次日一早起身,便先給闌珊梳妝整理,這一次的打扮又跟上回不同,用了最手巧經驗豐富的妝娘,十萬分的精心修飾,鄭適汝又親自從旁打量著,不停地換了幾次的妝容,直到她滿意才罷休。

最後闌珊的臉皮都有些麻木了,洗了幾次臉,上了幾回妝,簡直就像是真的給她換了一張臉似的。

辰時過半的時候出門登車,往宮中而行。

而此刻在皇宮內苑,宮內的妃嬪們給皇後娘娘請安過後,有人告退,有人卻仍是留著閑話,實際上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眾妃嬪們也聽說了太子妃那位親戚的事情,甚至有幾位娘娘也早得了家中的傳話,想借著宮裏的力,看能不能爭一把。

因此今日知道太子妃會帶了鄭衍進宮,這些人卻不想錯過這個機會。

唯有容妃娘娘還並沒有來,從昨兒據說就身子微恙。

終於,在眾人的翹首以盼中,外頭小太監興沖沖地進來稟報:“回皇後娘娘,太子妃娘娘到了。”

不多會兒,就見鄭適汝在許多宮女太監的簇擁下從殿門口走了進來。

宮內眾位妃嬪自然是見慣了太子妃艷冠群芳的姿態,但是今日眾人的目光卻都不約而同地落在太子妃身後那人的臉上身上。

鄭適汝親自給闌珊選了一件鵝黃的綢緞對襟褂子,領口、袖口跟下擺處皆都用絳紅跟輕緋的絲線刺繡了一朵朵半開的芍藥花,栩栩如生,嬌艷動人,底下的裙子是同絳紅的百褶裙。

闌珊本來是沒有耳洞的,鄭適汝就挑了一對黃玉髓雕琢的玉蘭花耳夾墜子,迎著光,玉髓半是透明,搖曳玲瓏。

發型卻是端莊的鳳頭拋家髻,正中間插著支暗藍色點翠鑲珍珠的五鳳金釵。

鄭適汝又特意叫把闌珊的流海梳了一些下來,細細碎碎地遮在明凈的額頭上,越發顯得小臉靈秀過人。

眾妃嬪娘娘們的眼光自然是最為挑剔的,但是眼見這如畫中走出一般的人物,卻都是啞口無聲了。

這女孩子的容貌是不消說了,簡直跟太子妃不相伯仲,這麽挑人的鵝黃緞子,在她身上卻是相得益彰。

最難得的是,雖然美的驚人,但通身的氣質清新雅貴,絲毫沒有那種美到咄咄逼人之感,叫人看著只覺著舒服,合眼緣,就像是一朵含苞待放的嬌嫩的花兒,透著溫柔楚楚,令人驚艷之余,起了一種想要認真去呵護的心思。

其中有幾個妃嬪因為聽說“鄭衍”好大的名頭,又給家人托付求親的話,本來不以為意的,如今親自見了“鄭衍”其人,才明白為什麽會有那許多宮門侯府的求之不得,甚至連向來對親事不緊不慢的榮王殿下也一反常態呢。

如此的美人兒,真是可遇而不可求,一旦遇上了,哪裏就舍得放過。

別說是眾家妃嬪們,就連皇後也略覺驚異。

本來皇後心中,已經認定鄭適汝是天下第一的絕色,當初太子之所以定了靖國公府的女孩兒,正是因為鄭適汝是京城之中最難得的。

皇後也承認自己的兒媳婦天下無雙,當然不僅僅是美貌,心智品行上也是一流的,雖然有些太有主見,在她這個婆婆面前不算是十足的溫順。

如今見了她身後跟著的人,不由得有種“既生瑜何生亮”的感慨。

一時間皇後的殿中竟是鴉雀無聲,每個人都在目不轉睛地打量著“鄭衍”。

鄭適汝領著闌珊上前行禮拜見,皇後娘娘命賜座。

太子妃才又叫闌珊再度行禮,闌珊打起十萬分的精神,按照鄭適汝的話循規蹈矩地出列,俯身,緩緩磕頭,動作不疾不徐,絲毫也不敢出任何的差錯。

皇後見她動作認真恭謹,越發喜歡了幾分,便含笑說道:“既然是太子妃的妹子,不用拘禮,且也隨著她坐了吧。”

闌珊又低低地謝恩,聲音婉柔非常,起身後仍是小心地半垂著頭,退到了鄭適汝身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