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第3/4頁)

侍衛打量著他,琢磨著說道:“你的名字好像有些耳熟,哪裏曾經聽過的。”

“是、是嗎?”江為功揣著手笑道:“卻是不敢當。”

侍衛嘖了聲,道:“不是我不通報,是實在不敢的,我們殿下甚是疼惜王妃,王妃稍微有點不自在,王爺就心急如焚的了,連日裏拒絕了多少人呢,連先前陳國公府的老太君、禮部尚書夫人都沒見著呢,何況是你?還是趕緊走吧,別自討沒趣。”

江為功有些為難:“這、這……既然如此……”

正要知難而退,冷不防裏頭一名年紀略大些的門房聽到外頭有聲音,忙探身出來觀望。

當看到江為功的時候眼睛一亮,忙笑著迎出來道:“是江大人啊!”

江為功見總算還有人認得自己,這才松了口氣。

那老門房對他行了個禮,笑道:“江大人莫怪,他是新派出來的,原本不認識您。”

“我這一年不在京內了,就算是舊人只怕也認不得呢。”江為功倒是不以為忤,笑著說。

那侍衛見老門房如此熱情洋溢,才猛地想起來當初王妃在工部的時候,跟一個人是最好的,翎海那邊的海船案子也是兩人共同聯手處理了的。

當初闌珊沒有恢復身份之前,工部悄悄地還傳出個口號,喚他們兩人“工部二呆”,意思是他們兩個傻愣愣的,偏是一股悉心鉆研不怕死的勁頭如出一轍。

如今雖然闌珊已經貴為王妃,但聽說王妃是最好脾氣的,跟王爺那個性子正好相反,只怕還念舊著也未可知。

當即回過神來,急忙向著江為功賠禮:“請江大人見諒,我有眼不識泰山!給您賠禮了!”

江為功忙笑道:“不必不必,門上來的人不盡數都是好的,盤問仔細些是你的職責本分。”

老門房才笑問:“江大人什麽時候回京的?饒州那邊都妥當了?”

江為功道:“妥了,昨日才回來,走了一趟吏部,又回了工部交差。今日才得些許空閑。對了,小舒、王妃是怎麽了?”

門房早叫了一個小廝,讓快進內通稟,一邊陪著江為功進內道:“只是偶感風寒,不是大恙,可王爺疼惜王妃,所以才叫門上不管是什麽人來都一概擋著,別讓王妃勞神呢。”

江為功躊躇:“那我……”

“就是不知道江大人回京了,差點兒誤傷了您,”門房笑道:“大人又不是外人,王妃見了您,只怕還能高興些,病也好的快呢。”

裏頭闌珊正靠在窗戶邊兒看書,聽說是江為功來到,果然喜出望外,把書一扔,匆匆地往外跑了出來。

前兩天闌珊還跟趙世禛打聽饒州的情形,趙世禛也告訴她,饒州那邊早就完工,只是工部就近還有一項工程,索性就把江為功調了過去,一面是近便且容易辦事,另一方面則是要看看八卦塔林建城之後的效果如何。

於是江為功又多呆了這四五個月,才總算奉命回京。

兩個人相見了,就像是許久未見的親生兄弟姊妹,各自情緒激動,無法言喻。

闌珊更是因為多久不見他,如今看著江為功微胖依舊的臉,高興之余竟喜極而泣。

還是西窗笑道:“好好的別又哭呢,才好了多久,千萬別再傷神。”

闌珊忙拭幹了淚:“我不過是太高興了罷了。”

江為功見她雖然更換了女裝,但仍舊不施脂粉,而且頭發也只是單挽了一個發髻,簪著一枚銀釵,其他的釵環竟一概都沒有,素淡雅致,清新秀美的像是一幅筆觸細膩的美人畫。

雖然是病愈,但是氣色卻仍是很好的。江為功便放了心。

闌珊又忙叫把端兒抱了出來給江為功看,江為功一看這孩子,眉眼分明是跟趙世禛如出一轍,幸而氣質還不像是榮王殿下那樣淩厲的,粉妝玉琢又愛笑,像是個精致可愛的玉娃娃。

江為功大喜,大著膽子自己抱了一抱,贊嘆說道:“這孩子比年畫上那小仙童還好看呢。”

端兒戴著個虎頭帽子,兩只眼睛越發有神的望著江為功,又伸出細嫩的小手去抓他的臉。

闌珊怕他傷著江為功,忙提醒西窗道:“快看著他,別叫他又抓人。”

江為功笑道:“不打緊,我臉皮厚,胡子還沒有仔細刮呢,只別紮了小世子的手就好了。”

引得眾人大笑。

江為功坐了將近一個時辰,又說起饒州的事情,自打八卦塔林建成之後,只在九月底的時候,刮過一場風,這幾個月來竟都是風平浪靜的。

從龍王廟水域,也有幾艘船大著膽子試著經過,竟也都平安無事的!從此鄱陽湖上便也多了一條便利的水路,大大方便了來往船只,但凡經過的船只無不頌念工部之能。

江為功說罷,又笑道:“如今饒州那邊傳的神乎其神,又因為你在湄山的那件事情,他們都說你是什麽神人轉世,地方上還商量著要選地址,建一座娘娘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