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疑問竇生

寒秋,空氣中已湧起了蕭瑟枯敗的味道。

像是在某時某刻被吸取了所有力量的廢棄之地,失去了所有足以支撐的生機。

紅色的楓葉是小山丘下唯一的裝飾,在一片枯黃的色彩中,散發落日的最後一點余暉的溫度。

拾級而上,距離紅楓不遠處的梅花林蒼涼得不可思議,仍具樹形的枝幹在長久的貧瘠中愈加瘦削,卻無遒勁之姿,只好像垂死掙紮的老婦,瘦到皮包骨般猙獰的臂彎指節,蒼涼地靜立在大地上。

再往高處一些,踏上不過百米的山丘眺望,出人意料地,在山丘後有一處不大不小的池塘依稀殘存人工的痕跡,小矮山是它最好的掩映。

在幾近幹涸的池塘的中心,一座已無過去輝煌痕跡的小型日式宮殿立於此處,僅靠殘跡,也可以想象,當年繁盛之時,波光鱗鱗,水面宛若鑲金鍍銀,琉璃澄澈的瓦將淺色的光襯出柔暈,踩上通向宮殿的橋,水面與地面幾近於平,錦鯉似自腳邊遊過,空靈飄渺,宛若水中仙。

然而,再美好也只是過去,如今殘留此處的不說保留幾分曾經的優雅與美麗,便是求人也不會有人願意來到此處

——這充滿不幸又悲傷的荒僻之地。

少女立在山丘底往山丘頂的石階小徑上,幽井般的黑色雙眸裏並未有太多的情緒,她所表現出的沉靜遠超出她的年齡。

她矗立於此,在似乎亙古不變的寂靜裏。

這是她從未到達過的地方,並非說她未曾在夢中來過這裏,而是現身於幽徑,是頭一回。

過去的一個月裏,她零零碎碎地來過這裏幾次,但活動的範圍僅限平地的楓樹林,便是不遠處的梅花林,也靠近不得。

她試探性地提步,木屐踏在石階上,發出不輕不重的響聲,卻在這連風聲都失去的地方分外明顯。

隨即,少女沒有多猶豫,放輕了腳步,緩而穩地走上小徑。

多虧她出色的視力,她得以知曉在山丘頂有一屋宅,前有鳥居為鎮,似是神社或祠堂、小廟,但又不太像。

但無論如何,她不會放棄這個了解此地的機會。

雖然面上沒有分毫情緒顯露,但她心裏卻又一種淡淡的憂傷。

在這個極大程度地限制了她靈力的夢境之域裏,她能夠感受的除了荒蕪,便是一種漫長的守護之殤。

像是某種期待,又像是明知徒勞卻為之的苦澀。

渴望彌補什麽,卻只能無能為力地等待。

鳥居並沒有明顯的特征,倒不如說非常的平凡,是一種介乎神祠與鎮宅間的形式規格。

在大世代紀的如今,11區尚有能力與權勢的家族紛繁疊出,從兩百年前的變亂以後,選擇在家中修神祠供奉神明以期庇佑的傳統家族有不少。隨著時間演變,原本只在神社祠堂前存在的鳥居也有了存於住宅門前辟邪驅鬼的形式,事實上有許多家族本家分家都已用上了這一種鳥居。

這裏的鳥居,除了久無人煙積了灰,看起來有些破敗以外,並無特別。

倒是上面的注連繩因年久消耗,都斷開了,讓她覺得有幾分不祥。

至於這究竟是否是對神明的一種褻瀆,她也不知該如何評定。

對於不相信神明存在的人來說,無論怎樣的言語和行動,都無法打動他們。而這樣的人,在妖魔縱橫、神道趨於落魄的現在,並不是少數。

少女眸光閃了閃,最後嘆息一聲,出於對鳥居的尊重,她上前拂去了柱身上的蛛網,吹去了粉塵,微微俯身算是一禮。

以她的身份,除了大神社及諸神明以外,沒有什麽普通祠堂有資格受她大禮。

宅院是典型日式建築規模。年代感不及少女所呆的千年神社那般厚重,從形式上判斷年份,屬於變亂以後、大世代紀以來。年份在兩百年左右,應該屬於仿古日式的神苑。也就是說,這是一座比較精良的仿古建築,模樣上的破敗來源於廢置過久,而非真的有如此漫長的歷史。

在網塵肆意遍布的屋內走了一圈,她並沒有太大收獲。沒有明確的年份和身份記錄,像是記錄房間所屬或者用途的木牌已然辨不清字跡,只有幾間屋子看起來有幾分特別,不像是住人的地方,像是工作用的作坊、書房或者某些訓練之用的練功房。

有一間非常特殊的,比一般的要淩亂不少,看屋內僅剩的陳設,倒像是某種鍛刀冶煉的地方,可又偏偏不太齊全,像是某種簡化步驟過後的存在,或者是僅為加工之用。

不知為何,她的心裏有種鈍鈍的痛,思及此,倏然便湧起酸澀的情緒。

陌生得恍若不屬於她的情緒。

她依然是那個行走間宛若空氣流淌般靜謐的少女,卻已不再是最初那個天真稚嫩、情感豐富的女孩。

沒有太多的收獲,也沒有找到足以限制她靈力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