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巴黎(第2/3頁)

他幾乎不說在巴黎的事情,只是說,巴黎果然是人人向往的聖地,要想出名,必須到巴黎來。他10月20日年滿17周歲,魏爾倫帶他去一個名叫埃迪安·卡爾雅的朋友那裏,給他拍了一張半身肖像——他終於剪短了頭發,臉上還帶著嬰兒肥,雙頰鼓鼓的,看著像是只有14歲,根本不像是個17歲的少年。

他知道外面的人都“以貌取人”,也“以衣取人”,所以帶去了自己最好的一套外套,包括兩件細棉布的帶褶襯衫。維塔麗上次去巴黎,也給他買了一些衣服,其中就有這兩件襯衫。他個子還沒怎麽長,仍然只有1米6,這使得他看上去更顯得年幼了。

他把照片寄回家裏,維塔麗看到照片,心想他看著那麽年輕,那些已經開始出名的詩人,會把他當成具有同等地位的“男人”來看待嗎?

*

維塔麗在皮埃爾先生家的學習卓有成效。

一些知識點雖然看書是能夠學到,但不可能是全部,要有人分析給你聽,不然還需要教師幹什麽呢?也不需要什麽學校了。

維塔麗自覺受益巨大,阿瑟的課本慢慢也就能看懂了。

她的量漸漸增加,晚上吃過飯就回房看書。她費勁說服媽媽雇傭了一個家務女仆,因為蘭波太太現在絕大部分時間都在店裏,家裏也確實必須雇傭一個女仆,清潔打掃做飯,不然她可忙不過來。

有了家務女仆之後,維塔麗基本就不做家務活了,可以將時間都放在學習上。伊莎貝爾羨慕得不得了,11月中回家之後,也跟蘭波太太嚷嚷,不想去修道院女校,想跟維塔麗一樣,在沙勒維爾找個私人教師上-->>

學。

伊莎貝爾是1860年6月1日出生,現在11歲半。

修道院女校環境不好,維塔麗也不舍得小妹妹總待在那種學校。伊莎貝爾也是個聰明的女孩,不過,當然沒有維塔麗這樣學什麽都很快。

蘭波太太主要考慮的是,伊莎貝爾該學習女孩子必須要學的一些技能,她因為自幼失母,很多姑娘家應該學會的家務都不會,比如女紅,比如做一手好菜,比如一些必備的數學計算能力,等等。

維塔麗雖然不覺得女孩子就只能學習做家務,但也不反對,畢竟多學一點生活技能也沒什麽壞處。皮埃爾先生不收太年幼的學生,至少要年滿12歲,還要經過學業水平考核。於是她跟蘭波太太說,明年就不讓伊莎貝爾去修道院女校了,她們可以在沙勒維爾找一個女老師,讓伊莎貝爾先去學點家政技能;總之等到明年初春再說。

伊莎貝爾快快樂樂的在家裏待著,有時也去店鋪裏幫忙。

維塔麗也把怎麽記賬教給妹妹,教她用算盤。算盤不是中國獨有的,很久以前羅馬人就開始用算盤了,形制跟中國算盤不太一樣。現在維塔麗弄來的算盤,是從東方傳來的上二下五“十三柱算盤”。

伊莎貝爾對學習記賬、珠算興趣很大,學的也很快,不用一個月就學會熟練使用算盤來算賬了;記賬也記得又快又仔細。

*

阿瑟的巴黎生活經由一件有點奇怪的事情,被暴露在沙勒維爾蘭波家面前——有人給他們寄來了一份11月16日的《人民君主》報,上面有一篇極為諷刺的文章,說看到“詩人保羅·魏爾倫手挽著一個迷人少年的胳膊,就像在家裏那樣,邊走邊聊……那少年就是蘭波小姐。”

蘭波太太沒有看懂這篇文章,但用“小姐”一詞提到阿瑟·蘭波,顯然並不是出於什麽好意。維塔麗則是十分生氣。

對方匿名寄來了報紙,意思很顯然,就是想讓蘭波的家人知道少年蘭波在巴黎是個什麽德性。

“他到底在說什麽?”蘭波太太不安的擰著眉頭。

“沒說什麽。”維塔麗很快收起報紙。

“他們不喜歡阿瑟?”

“阿瑟是‘外人’,對他們來說,想要接受一個比他們年輕很多、又有他們不具備的天賦的男孩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那是什麽意思?”

“就是說,有人妒忌阿瑟,妒忌阿瑟和——和魏爾倫的關系。”

“他們到底怎麽一回事?”

“可能並沒有什麽。阿瑟個子不高,年齡又小,魏爾倫可能只是當他是弟弟。”

蘭波太太不至於這麽天真,她知道一點男人和男人之間的事情,但知道的不多,也不願意多想——這種事情不會跟她的寶貝兒子沾邊,絕對不會。

維塔麗可是立馬就明白了:他倆準是有什麽過於親密的舉止,讓人覺得厭惡了。也是呢,就是在後世21世紀,大部分人還是恐同的,別說19世紀了。

她猶豫了好幾天,要不要跟媽媽明說這事。阿瑟還很年輕,他可能並沒有意識到一個“好名聲”對自己有多重要,也可能根本不在乎,他就是個叛逆期男孩,很多事情根本不會想、也想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