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雞鳴(3)

臨淄的一整天都是相當繁忙的,每個人都在為了自己的生計而奔波!城西一座平平無奇的民居裏走出一個四十歲左右的婦人,腳邊跟著自己的大孫子,手上則提著一個空瓦罐,顯然是想去巷子深處公用的水井汲水。

看著迎面走來的男子,笑著問好:“公孫先生回來了?”

迎面而來的男子光看打扮的話有些難以推測…此人身高八尺、相貌堂堂,雖然年過半百,但依舊有一股子精氣神!看他穿的冠冕,恐怕不會是什麽平頭老百姓,怎麽說也該是個讀書人。

但他的衣著又不是讀書人常見的寬袍大袖——洗的半舊發白,在袖口、領口處還有縫補痕跡的袍子,並不怎麽寬大,甚至袖口還利索地紮了起來,一看就是需要自己進行勞作的人。

被稱作公孫先生的男子手上還提著兩條用草繩拴著的魚,另一只手則是個不大不小的麻布包,裏頭裝了一半的高粱米。

對那婦人回禮之後才道:“回來了!”

看著男子不慌不忙地走進院子,婦人忍不住嘖嘖幾聲。正好對門的婦女也出來汲水,看到了這一幕,笑著道:“你家租住的這位公孫先生不是尋常人!將來說不定能發達呢!”

婦人笑著搖搖頭:“話是這麽說,但這樣的讀書人臨淄城裏也不少了,真正發達的卻少的很!”

兩人所議論的‘公孫先生’,本名公孫弘…此人在臨淄城也住了好幾年了,主要是他需要在臨淄求學。

眾所周知的,臨淄生活成本高,一般人很難承受的住!公孫弘也是如此,雖然在臨淄有謀到一份小吏的差事,但小吏的‘工資’是多少?漢代對他這種小吏有一個說法‘鬥食’,也就是按糧食計算的話,一天收入不過一鬥出頭的糧食!

這在米珠薪桂的臨淄實在是活不下去!

所以公孫弘的家眷也得勞作,另外他自己有時間也會做一些幫傭的工作…他雖然是個讀書人,但並沒有因此就清高自傲了起來。相比起虛無縹緲的自尊心,生活本身才是實實在在的。

真的餓肚子的時候,再有自尊心也白搭。

這樣的行事作風可能和公孫弘本人的切身經歷有關,他家本就不是什麽書香門第、官宦世家,他自己最初不過是菑川國薛縣的一個小小獄吏!後來因為觸犯了法律連獄吏這個職位也失去了。

不做小吏了還是得養活自己和家裏,所以他就去放豬——沒錯的,此時的豬一般不是圈養,而是像放羊放牛一樣,會安排到沼澤地放養。齊地又有大片的海岸線,海邊窪地正適合用來做這個。

也就是日後,土地資源越來越珍貴了,大家才發現豬還是圈養起來最好!和牛羊一樣要牽出去放風吃草不同,豬對環境的要求最低了!放豬的事才越來越少。

為了生活,公孫弘連又臟又臭,備受歧視的豬倌都做過,還在乎一點兒自尊心?要知道此時的養豬常常和廁所有關!豬除了放出去,平常就關在廁所裏,吃的是什麽就不用說明了!

很多人不理解明代以前為什麽豬肉是劣質肉,有錢人都不願意吃,還當是古人矯情(明明豬豬那麽好吃!)。其實根本不是那麽回事兒,按照此時的養豬環境,豬肉非常臟,肉質也很差!

醫書裏說豬肉有毒,雖然有一部分是醫家的臆測,但有一部分其實是說中了的!

養豬真的是底層職業中的底層職業了!

公孫弘這段經歷倒是有點兒孟子‘天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勞其筋骨,苦其心智’的意思了。

若是一般人,就此庸庸碌碌生活,那就不值得說了!而公孫弘這個人和別的豬倌不同在於,他始終沒有想過會當一輩子豬倌,一直都有思考怎麽改變自己的命運。

最終他選擇了‘讀書’!

從前的他只做過小吏而已,小吏會幾個字就行,而且還是相對簡單很多的隸書!真要說正經做學問,那是沒有的。

也就是說,他四十多歲的時候才開始讀書!而此時首先擺在他面前的就是學什麽!諸子百家,每一家的學問都很好,學哪一家呢?

一般人或許會想哪一家的思想更合自己心意,但公孫弘沒有想過,他只是選擇了最有利於自己的選項——一個曾經犯過罪,現在正在做豬倌,已經四十多歲的男人,除了一顆百折不撓、不願放棄的心,還有什麽本錢去做別的選擇呢?

首先那些‘非主流’的學術門派就不用考慮了,縱橫家、名家、小說家…甚至墨家,先不說這些學派能不能接受他,就說入了這些學派將來的前途在哪裏,這就是個大難題了!

公孫弘考慮的就是幾大顯學…說實在的,此時他最先想到的是道家和法家。道家黃老派正當政呢!好不好?當然好啦!法家也不錯,似乎無論是哪個學派當政,最終也無法完全甩開法家,即使當政的學派和法家有仇——很多具體的事務還真就只能交給法家的人去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