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雞鳴(3)(第2/4頁)

但問題是公孫弘沒有門路去投靠道家和法家!

道家就不必說了,黃老派的眼睛都長到頭頂上去了!他們一向走上層路線,收的學生也大多有出身有來歷。偶爾有個把平民弟子,那只能說明人家真的優秀,而且運氣很好。

就公孫弘這種,家裏一文不名,早年間自己是個獄吏,現在更是在做豬倌,兼年齡在四十多歲了。道家的門檻都邁不過去!

法家…法家雖然比道家親民很多,畢竟法家的人大多是實幹家,英雄不問出處的習氣是很重的!實際上很多法家幹吏都是小吏出身。可是,即使是這樣的法家,對公孫弘這種學生也是敬謝不敏的。

躊躇再三,公孫弘選擇了儒家。而儒家又以公羊學派比較有實幹精神,最對公孫弘的口味,所以他開始治《公羊》。

儒家對收學生是最能放開口子的,所以這些年在民間的影響力也是逐步加大的。即使是公孫弘的出身,也沒有成為他求學的阻礙!

一開始是一邊做豬倌一邊自學,後來為了更好的學習,便搬到了臨淄——這裏可是學術的中心!無論是高水平的老師,還是志同道合的同窗都是極容易找到的。

如今他也治學十多年了,因為刻苦,也因為頗具天賦,在認識的儒生圈子裏算是小有名氣吧。

不過真的也就是小有名氣而已,因為他起步實在是太晚了!

他若是個二三十歲左右的青年人,學了十多年有這樣的成就,那倒是能讓眾人側目,並且對他的未來寄予厚望。但他的年紀…再想想此時的人均壽命,不是人人都能做姜太公的啊!

公孫弘卻像是不知道其他人的‘可惜’一樣,始終只是照著自己的想法做事。

奔波於生計之余,其他的時間幾乎都花在了讀書上。他沒有一個固定的老師,但因為儒生們從來不介意有後輩來請教學習,所以他等於是哪一個儒家名士那裏都聽過課,請過問。

不過非要說哪一位儒生那裏去的最多,那必然是胡毋生了!

不緊不慢地回到家中,公孫弘先是恭恭敬敬地向自己的繼母請安——他在圈子裏很有名氣的一個原因就在於這裏了!如今他父母都已去世,只有一個繼母,而他侍奉自己的繼母十分孝順。在這個以孝治國的時代,這本身就是一筆很大的資本!

“這兩條魚拿去,一條養在盆中下回食,一條煮成魚羹。”將手中的魚和高粱米交給妻子,公孫弘還不忘叮囑。

正說話時,外面忽然傳來敲門聲。打開門一看,公孫弘微微有些驚訝:“秦兄如何來了…快請進快請進!”

來者卻搖了搖頭,他並不是沒有眼色的人,他和公孫弘之前就認識,所以知道他家生計頗為艱難!他若是留下,少不得得添上好菜好飯食!他自己也是普通人家出身,知道這些事的難處,所以能體諒一二。

只是道:“公孫兄不必忙了,老師還在家中等著我呢——我這是奉老師之命,來請公孫兄的!”

“老師有一件事要同公孫兄商議,若是公孫兄明日有空便去一趟老師那裏吧!”

說著又壓低了聲音:“就算是沒空,也去一趟,這可是件好事!”

因怕公孫弘留他,急急忙忙地作了個揖,這人立刻就走了!

公孫弘心中有些不明所以,這個‘秦兄’是他在胡毋生那裏認識的。讀書的天資一般,但為人最為厚道,胡毋生也最喜他淳樸友善!所以在看出他沒什麽天賦之後也多帶在身邊——做官不成、讀書不行,幹脆就做了老師身邊管家一樣的人,一邊照顧老師,一邊也負責教導一些剛剛拜入門的師弟。

胡毋生要見自己?公孫弘有些不太明白了。

雖然胡毋生那裏是他去的最多的地方之一,但他和胡毋生之間更像是他認識對方,對方卻沒有對他表示過特別的態度。他只是對方眾多學生中的一個,甚至很有可能在對方心裏連學生也算不上呢!

畢竟此時收學生是一件非常正式的事情,拜師禮是絕對不能少的!而且一旦拜師,老師和學生之間彼此就有了責任。老師有一定的義務給學生謀出路,而學生呢,即使是發達了,對待老師也必須像是對待父親一樣!

帶著這樣的疑惑,第二日公孫弘天不亮就出門了,趕到胡毋府的時候時間還很早!而在見到胡毋生之前,首先見到了昨天通知他的‘秦兄’。

秦兄將他拉到一邊道:“你隨我來!”

老年人往往覺少,胡毋生也是如此。早上很早就起床了,養成的習慣是用一碗稻米羹,然後開始讀書!這是他的早課,而此時早課還才剛剛結束呢!

“老師,公孫君來了!”秦兄在門外道。

胡毋生放下竹簡,輕輕咳嗽了幾聲:“咳咳、進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