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意人生 遼景宗睿智皇後蕭綽(第3/7頁)

半年以後,查出殺蕭思溫的兇手為國舅蕭海只、蕭海裏,兩人被處死。緊接著,在保寧三年(971年)十二月份,蕭綽生下了皇長子耶律隆緒。她的權勢迅速擴大,而她和耶律賢之間的夫妻感情也越來越好。景宗耶律賢生有四子四女八個孩子,其中三子三女,俱是蕭綽所生,這似乎也足見他們夫妻很恩愛,而蕭綽在他們十四年的婚姻生活中,從長子降生之後,幾乎大部分的時間就在不停地生孩子。

隨著孩子越生越多,蕭綽的權勢也越來越大,先後除去恃功驕橫的飛龍使女裏和南院樞密使高勛等重臣。這固然是蕭綽自己的能力,也得益於景宗耶律賢有意的一步步栽培引導。

童年的兇殺政變,令耶律賢一生都心有余悸,不僅嚴重地影響了他的健康,也令他一生留有陰影。遼國從耶律阿保機開國始,就沒有安穩過,每一次的皇位交替,都伴隨著血腥和殘殺。太祖耶律阿保機一死,他所指定的繼承人長子耶律倍皇位被次子耶律德光所奪,失去皇位的耶律倍流亡他鄉,死於非命;太宗耶律德光一死,耶律倍的兒子耶律阮就發動兵變,將述律太後和李胡囚禁致死;世宗耶律阮在祭祖途中被暗殺,穆宗耶律璟在行獵途中被暗殺……

皇位如同坐在活火山上,誰也不知道它會什麽時候爆發,稍有不慎,做皇帝的隨時可能死於非命。皇權的控制又是一件體力活兒,它需要掌控者精力充沛,發現危險苗子並及時扼殺,還要隨時防範各種可能的出現。

耶律賢不想自己像世宗、穆宗一樣死於非命,他想活得好好的,想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還想安安穩穩地將皇位傳給自己的兒子。但是耶律賢的身體狀況很差,小時候過於血腥令他受驚,從此得了風症,從史料上記載的他病發時的驚悸抽搐狀況來看,倒是很像癲癇之症。這倒是一種比較典型的帝王病,據說亞歷山大大帝、凱撒大帝、彼得大帝都被這種病困擾終身。

所以耶律賢再竭盡心力也不能完全放心,在他風症發作的時候,他的權勢隨時可能失控。他不能相信那些親王兄弟,他剛剛從這群狼嘴裏搶來皇位,現在他們正虎視眈眈地候著呢;他也不敢完全相信臣下,他們隨時都可能被諸親王收買。唯一可以全權托付和信任的,恐怕只有他的妻子,他兒子的母親了。皇後的地位系於皇帝身上,皇後的將來系於皇太子身上,只有皇後和皇帝利益攸關,不可能背叛。就算中間有什麽可能性發生,皇位最終還是會回到他的兒子手中。

從接掌皇位的第四年開始,耶律賢在觀察了蕭綽四年之後,兩人的夫妻之情在增長,信任度也在增長。於是在接下來的日子裏,耶律賢逐步將皇後蕭綽帶上政治的前台,讓群臣慢慢熟悉皇後,漸漸適應聽從皇後蕭綽發號施令。直到保定八年(976年),耶律賢傳諭史館學士——此後凡記錄皇後之言,“亦稱‘聯’暨‘予’”,並“著為定式”。這就正式宣告天下,一旦有什麽意外發生,和他具有同等地位的皇後所發表的命令,等同於他的命令。

在蕭綽執政的時候,發生了一件大事。遼國自太宗耶律德光企圖入侵中原不果以後,一直以來內亂不斷,自顧不暇,尤其是穆宗執政以來,國力更是衰弱。而在中原,則由後周開始逐漸成一統之勢。自柴世宗、宋太祖、宋太宗開始,就不斷地對遼發動攻擊,當時的情形一直是南攻北守,只挨打不還手的局面。

到遼景宗繼位,重用漢臣,興利除弊,國勢為之一緩,但是同時他所面對的對手也在日益強大。遼乾亨二年,即宋太平興國二年(979年),宋太宗親率大軍,滅了遼國在南方的最後一個屬國北漢,盡管遼景宗和蕭綽連連派出北院大王耶律奚底和南府宰相耶律沙等率大軍救援,卻也沒能夠保住北漢。一時之間,朝野大驚,因為大家都知道,下一步肯定是要對遼發動攻擊了。當時情況一直是南強北弱,剛剛一統天下的宋軍氣勢正銳,完全不同於後來演史說的那樣畏戰如虎,恰恰相反,反是一直在打敗仗的遼軍比較膽怯。

果然宋太宗在滅了北漢之後,立刻發動了對遼的攻擊,大軍不還朝,直逼到遼國的南京城下。當時正值遼景宗每年例行的夏捺缽,即是指遼主四時巡察不同地區,舉行遊獵畋漁的儀式,並接見當時部族,加強統治。文武大臣都隨遼景宗行帳夏捺缽去了黑山,包括當時的南京留守韓匡嗣,只有韓匡嗣之子韓德讓代父執政。

而在黑山,剛剛接到北漢滅亡消息的耶律賢和蕭綽又立刻接到南京被圍的消息,不由大驚,立刻派耶律休哥、耶律斜軫率軍救援。

這一邊,韓德讓代父執政守住南京城,在遼軍數次敗退的情況下,一邊派人飛報景宗,一邊調集糧草軍備,並日日夜夜親自登城堅守,安撫百姓,穩定民心軍心,為援軍到來贏得寶貴的時間;另一邊,蕭綽調兵遣將,千裏飛援。兩個舊情人心靈相通,竟然神奇地扭轉了局面。宋軍久攻不下,反而被耶律休哥在高梁河伏擊,全線潰敗,太宗在王承恩的保護下搶了一匹驢車逃走,狼狽無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