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一百三十一(第2/3頁)

兵家常用的法子是向城墻下扔火把,但火把要花不少銀子,而且一旦不夠,敵人便很快攻打上來。

然而,用水攻,只需在城內的離城墻近的幾處河邊建起水車,把水吊道城墻之上即可,根本花不了多少銀子,水更是用多少有多少。

澆下去的水,不單能讓攻城的士兵失去作戰的力氣,更能加固城墻。

五十萬大軍,對北平城,久攻不下。

良久,休戰。

李景隆遠遠看到城墻之上出現一個挽著高髻的婦人。

盡管是一身婦人裝束,那人也不過是二十來歲的樣子。

李景隆呆呆的望著那道身影,那便是他年少時候魂牽夢縈的身影。

北平城的士兵用繩子放了使臣下去,給李景隆遞了書信。

李景隆打開書信,是徐琳瑯的字跡:

景隆兄,別來無恙。

此戰燕王殿下與我,

已占三九節氣之天時,

城墻內河之地利,

百姓擁護之人和,

君已無勝之希冀。

願君惜士兵之命,

若君執意圍剿,

唯有久攻不下之結果,

再過兩日,燕王領兵回殺,

孰勝孰敗,

君心甚明。

願景隆兄思慮周全。

另問令妹瑱瑱安。

妹:徐琳瑯。

李景隆遙望城墻上的身影,知道這用水的法子,便是徐琳瑯的主意了。

李景隆寫信塞給了使臣,讓他帶給了城墻之上的徐琳瑯。

李景隆說,朱棣哪有那麽容易殺會來,他正在南地的戰場和皇上的人纏鬥,根本無法脫身。

他只需帶著大軍等到春來冰消,攻下北平,易如反掌。

徐琳瑯看了信,嘴角扯出一抹笑。

就算是李景隆帶著五十萬大軍又何妨。

五十萬大軍,不一定就能用的上五十萬。

今日著了水受了寒的士兵約莫十萬有余。

李景隆的糧草也撐不到春天。

夜裏,徐琳瑯派人再北平城墻上唱起了南地各方的歌曲。

在不遠處紮營的南地士兵,饑寒交迫,聽到歌聲,一個一個,都思念起家鄉來。

第二日的晚上,有又諸多姑娘在城墻上一起念了一句詩,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裏人。

第三日的夜裏,又有人在城墻上唱起了“可憐白發送黑發,一將功成萬骨枯。”

李景隆的軍隊裏,出現了不少逃兵。

逃兵一多了起來,人心便潰散了。

沒有逃的兵,也開始琢磨。

李景隆看著,不能繼續耗下去了,再率大軍攻城。

然而,結果還是和上次一樣。

就是簡簡單單用水這一條,就足以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朱棣得知北平被圍之後,本是打算不記後果領兵回北平營救妻兒,可是剛準備下令,就得到消息,眼下,李景隆那五十萬大軍,根本攻不進北平去。

燕王妃想出了用水澆城墻用水澆攻城的士兵的法子,李景隆現在就是狗啃刺猬無從下嘴。

只有雪化冰融,李景隆的大軍才能有所動作。

可是,燕王妃還用了四面楚歌之法,用南地士兵家鄉的哥,用引人情感的詩句,一點一點瓦解了李景隆大軍的鬥志。

如此天寒地凍的天氣,只會讓跋山涉水到了北平的士兵愈有思鄉之情。

朱棣知道,徐琳瑯已經算是解了北平的困境,自己要做的,便是把眼下的仗打好。

徐琳瑯正牢牢的守著他的大後方呢。

朱棣一鼓作氣,攻城拔寨。

還沒等朱棣大軍殺回北平,李景隆的大軍就從北平撤退了。

一來是為支援在南地攻打朱棣的大軍,

二來是守在北平城外,成本實在太大,而且等到春來冰消,朱棣也確實就會殺回去了。

所以,李景隆便是帶著五十萬大軍,白白去北平城外受了半個月的凍。

更得不償失的是,五十萬大軍去北平的時候是精銳之師,從北平回來的時候,人心渙散,潰不成軍,士氣盡失。

徐琳瑯守住了北平城,為朱棣解決了最大的後顧之憂,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朱棣帶領的大軍,節節勝利,一步一步,攻進了應天府。

所有人,都知道這意味著什麽。

一時間,有人說燕王大逆不道謀反的,有說原本燕王就該當皇帝的。

當然,還是罵燕王謀反的人更多。

朱棣在做了決定的時候,就知道自己會面臨什麽樣的罵名,但是這世上,有多少事情能夠兩全其美呢。

他只有用這一生,去為天下蒼生做更多的事情,才能彌補百姓。

他只有像李世民那樣,創造出一個盛世,才能百年後去黃泉之下見父皇。

朱棣帶著兵攻到了金鑾殿,這個他的父皇曾經在這裏接受百官朝拜的地方。

他的侄子朱允炆穿著最隆重的皇帝朝服,坐在龍椅之上。

朱棣沒有拿劍指向朱允炆,他只是對他說:“允炆,往後,這世上,不會有人知道你是生是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