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第2/2頁)

“罷了,也是。”紀嬋長嘆一聲,解釋道:“鞏膜黑斑是人死亡後,眼瞼未閉合,長時間暴露在幹燥的環境裏,鞏膜失水變薄,鞏膜下面的色素顯現出來所致。”

“哦。”小馬沒太懂,但他現在學乖了,聽不懂的就記住,只要記住將來就能用得上。

“師父,你可能是全天下最厲害的仵作了吧。”他受胖墩兒影響,也不自覺地用了“厲害”二字。

紀嬋笑了笑,“天外有人,不可瞎說。”

小馬不以為然,卻也沒再堅持,反正在他心裏,紀嬋就是最厲害的仵作。

再看幾篇,紀嬋又拍了桌子,“這都什麽玩意兒,有明確嫌疑人的屍格都是敷衍,沒有明確嫌疑人的案子屍格雖然認真了些,但做的遠遠不夠,有些表征甚至是自相矛盾的。這也能結案?簡直滑天下之大稽!”

小馬點點頭,“為了考績,不少官員都直接采用刑訊逼供的方式,聽說司大人從案卷復核中發現了不少冤案,救了不下十個秋後問斬的犯人。”

紀嬋挑了挑眉,司豈確實聰慧,人也踏實,二十幾歲的年輕人能做到如此,不簡單。

她評價別人不簡單。

別人也在說她不簡單。

首輔大人派人聽了紀嬋的課,泰清帝也這樣做了。

師生二人談完公務,在禦書房外走了走。

司衡感嘆道:“皇上聖明,紀大人不僅在仵作一職上有所作為,對醫術亦能有所促進,了不起啊。”

泰清帝負手而行,閉著眼,感受著吹在臉頰上的春風,笑著說道:“朕若想讓紀大人進宮,老師以為如何?”

司衡心裏一沉,試探著說道:“這是皇上的私事,老臣不敢置喙。”

泰清帝停下腳步,看向司衡,“朕想聽聽長輩的意見,老師但說無妨。”

司衡沉吟著,他以為,泰清帝是個不按常理出牌的人,頭腦或者沒有司豈聰慧,但因為身份的關系,常常有一些出人意表的想法。

紀嬋和離過,有孩子,還救下了大皇子和儀貴人,她以這樣的身份進宮一定會讓太後不滿,皇後忌憚。

太後還年輕,紀嬋若想在後宮活得好,只有皇帝的寵愛是遠遠不夠的。

而且,讓紀嬋那樣的姑娘,余生靠仰望一個男子的鼻息活著,不但對她來說是種煎熬,也會讓朝廷損失一員能吏吧。

司衡道:“老臣以為紀大人不想進宮,也不該進宮。”

泰清帝迎著夕陽繼續走,“老師與師兄看法一致,便是母後不會同意的。的確,讓一個女仵作進宮確實太過驚悚,她若真的進來了,只怕朕的後宮也亂了。”

“好可惜呀。”他遺憾地嘆了一聲。

司衡搖搖頭,一點兒都不可惜。

他欣賞那個女子,她不該被限制在男人的後院中。

紀嬋下衙時在門口撞見了司豈。

他在和老鄭說話。

紀嬋不欲打擾,擡腿就要上車。

司豈卻朝她招了招手。

紀嬋也想知道碎屍案如何了,腳下一轉,走了過去。

小馬也趕緊跟了過來。

司豈道:“紀大人,順天府忙活了一下午,但進展不大……”

死者趙二娘子坐八裏鋪的一輛拉人的馬車來京,與之同行的是四個去八仙橋賣菜賣雞蛋的婦女。

趙二娘子賣繡品的葉記雜貨鋪在城南的主街道上,她與幾個婦女不同路,進城時就分開了。

經營葉記雜貨鋪的是個老板娘,與趙二娘子甚是熟悉,但她前幾日去了鄉下,最近才返京,對趙二娘子遇害一事並不知情。

趙二娘子遇害當天,看鋪子的是老板娘的丈夫,但他表示不曾見過趙二娘子。

老董查過賬簿,確實沒有那筆交易。

趙二娘子的親戚是她長姐,住在京城西南角,趙二娘子每月都看望姐姐一次。

老董向其姐姐打聽到趙二娘子常走的路線,和老鄭拿著畫像沿街問過去,卻沒發現任何線索。

“我明日親自走一趟八裏鋪,紀大人有興趣嗎?”司豈問道。

紀嬋點點頭,“去,那麽好的女人卻死得那麽慘,我要盡一份心力。”

司豈頷首,“如此,明日先點卯,咱們從衙門出發。”

一夜無話。

第二天一早,紀嬋點完卯就去找司豈,司豈帶她去齊大人的書房請假。

左言也在,聞言笑道:“齊大人,此案頗為復雜,下官也想走一趟,與司大人討教一二。”

齊大人道:“此案影響甚大,既然皇上有話,左大人走一趟也好。”

於是,二人世界變成了三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