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第2/3頁)

左言嘆息一聲,把玩著茶杯,沒接她的話——柔嘉是他的堂侄女,他不好評價。

司豈喝了口茶,說道:“兇手進入府邸腹地殺人,我懷疑兇手熟悉郡主的別院。”

左言手上的動作慢了一下,說道:“司大人心裏有嫌疑人嗎?”

司豈搖搖頭,“從奴才到客人,熟悉別院的不下上百人,找到嫌疑人談何容易。”

左言道:“看來這樁案子很難辦呢。誠王向來心疼柔嘉,只怕不會善罷甘休。”

司豈笑了笑,“所以順天府會很頭疼。”

“生死有命,富貴在天,也是沒辦法。”左言嘆了一聲,換了話題,“紀大人沒事吧,最近聽到有不少關於你的流言,都是些無稽之談,你千萬不要往心裏去。”

這才是他的來意。

紀嬋拱了拱手,“多謝左大人提醒。”

司豈道:“過了今日,流言就不會是紀大人了。”

左言笑了笑,“司大人所言極是。”

幾人又閑聊幾句,左大人就被小廝喊回去了。

他走之後,司豈說道:“這樁案子皇上非常感興趣,有些事還得我們親自去現場查。”

“我們?”紀嬋是仵作,不覺得偵查是她的工作。

她認為司豈有假公濟私的嫌疑。

司豈確實有,但他的理由也很充分,“紀大人經驗豐富,多一人參與就多一條思路,總不能讓兇手就這樣囂張下去。”

紀嬋猶豫片刻,到底起了身。

二人整理好東西,帶著小馬和羅清一起出了大理寺,又坐到了同一輛馬車上。

“司大人不信任左大人?”紀嬋說道。

司豈點點頭,“他符合這樁案子的所有條件,可我卻找不到任何證據,甚至連一絲可疑之處都看不出來。”

左言是庶出,但也是皇家血脈,有爵位在身,還是四品大員。

僅憑“條件符合”四個字,就斷言他可能是兇手,這太可笑。

所以,司豈從不曾明言過,關於這一系列謀殺案的所有細節,他亦從不曾在左言面前細說過。

紀嬋笑了笑,“如果司大人昨天不在清風苑,那麽司大人的嫌疑比左大人還大。”

司豈點點頭。

話是如此說,但該懷疑的時候,他依舊不會心慈手軟。

紀嬋又道:“用提取指印來確定兇手的方法,雖然有一定的限制,但也對罪犯有一定的震懾。”

“如果我們在一定的範圍內公布,我們已經提取了兇手的指印,司大人覺得會不會有人狗急跳墻?”

司豈沒有立刻回答,他思慮片刻,道:“辦法是好的,但現在還不是時候……”

他派出去的幾個負責監視的小廝沒起到任何作用,也就是說,所有的目標暫時都不是目標,包括左言。

趁著他們沒有防備時拿到他們的指紋,比冒然打草驚蛇更為穩妥些。

“我們這樣做,是不是對左大人不太公平?”紀嬋還有現代警察的操守。

司豈道:“如果能夠打消我們對他的懷疑,這一切就是值得的,而且,這件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紀嬋想起了那只放在桌子上的茶杯——左言把玩了茶杯,他也是右撇子,除了小拇指,其他四只手指都在上面。

她說道:“要想做這件事,需要司大人先拿來誠王和其親衛的指印,以確定那枚指印是兇手的。”

司豈嘆了一聲,疲憊地揉了揉眉心,“是的,即便那枚指印是兇手的,也不一定能確定左言不是兇手,畢竟兇手有兩個人,我到底還是急了。”

紀嬋深以為然,案子一樁一樁的來,他作為行家裏手,如何不急呢?

兩人心情沉重,不再說話。

馬車在柔嘉的別院門口停下。

紀嬋下車後,發現李成明的馬車也在。

順天府的一個捕快發現二人,立刻帶他們進了二進院落。

別院的所有下人都被集中在這裏,院子不算大,人數卻有四五十之多。

幾個捕快按著腰刀站在周圍。

院子裏鴉雀無聲。

外客廳裏傳來了低低的談話聲。

那捕快稟報道:“大人,司大人紀大人來了。”

老董在裏面開了門。

李成明與他二人拱了拱手,繼續問道:“……郡主生前宴請過幾次客人,誰還記得哪位客人上過紫薇山?”

回話的是個管家模樣的年輕男人,他說道:“郡主在別院宴請客人時大多都在春夏兩季,一般有兩處最常去,一處是湖畔,一處是山上,所有客人幾乎都去過。”

李大人又問:“那一摞石塊搭多久了,你作為管家不知道有人擅自從山頭離府嗎?”

管家垂下頭,緊張地搓了搓手,“大人,郡主久不回京,小人平日又懶散了些,確實不知。”

“昨日才知道那是榮生所為,他相中了錦繡閣一個夥計的妹妹,就動了歪心思,墊了石頭,三兩天就跑出去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