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第3/4頁)

以他對太子的了解,這話只可能是皇後交代他說的,但他最失望的一點就是,身為太子,崔祁煦居然這句話裏的暗示都不曾細想,就那麽說了。

崔道昀耐著性子解釋道:“你是主審,主審的一言一行不能有任何偏頗,只能根據證據來確定是否有罪,你一開始就當著臣子們的面說要還鎮國公清白,那些臣子們,還怎麽敢往鎮國公有罪的方向審?”

崔祁煦怔了一下,遲疑著說道:“原是母後囑咐兒臣說的,母後還說,這也是父皇的意思。”

他竟然真的不曾想過!他到底是老實規矩,還是完全沒有自己的主張?崔道昀眉頭皺得緊緊的,沉聲道:“朕從來沒有這個意思,朕只想讓貪墨案的元兇早日伏法,以慰萬民之心。煦兒,你是太子,是一國儲君,有些事你必須自己拿主意,即便別人跟你說了什麽,你也得思忖思忖,到底能不能聽。”

崔祁煦一陣迷茫,別人,是說皇後嗎?可皇後是他母親,怎麽會是別人?

崔道昀一見他這副模樣,便猜到他心中所想,只得把話說的更明白些:“你母後之所以這麽跟你交代,是因為她心疼鎮國公,怕鎮國公受罪,可是煦兒,你不一樣,你是太子,你要考慮的,是整個國家,而不單單是鎮國公府。但凡動搖國本的,你必須從嚴處置,誰也不能例外!”

崔祁煦下意識地問道:“父皇是說,應當從嚴處置鎮國公?”

崔道昀嘆了口氣,道:“父皇並不是要你如何,而是告訴你,只看證據事實,只看對國家的利弊,不要看那人是誰。”

此時崔祁煦心裏,卻是前所未有的猶豫,母親斬釘截鐵地說外祖父是清白的,父親雖然含糊其辭,但他並沒有傻到底,顯然父親是懷疑外祖父有罪,他夾在中間,該如何是好?

許久,崔祁煦沉沉地說道:“兒臣明白了,兒臣這就讓人押鎮國公回刑部。”

這是一下子又沖到另一頭了。崔道昀道:“朕並非要你如此,昨日朕下的旨意,也只是讓鎮國公在家中候審,你這時候突然把人押回刑部,不免又有人心惶惶。”

這也不行,那也不行,到底該怎麽辦?崔祁煦有些懵,不得不問道:“那兒臣接下來應該怎麽辦?”

崔道昀有些無話,半晌才道:“你繼續審,不要把他當成你外租父,只當他是朝中尋常的官員,該如何便如何,既不要偏袒,也不要打壓。”

該如何邊如何?崔祁煦心中,便有點不是滋味。眼下的情形,聽母親的,父親不滿意,聽父親的,勢必又要得罪母親。回想這些年來,父親對他也只是平常,可母親卻替他辦好了身邊所有的大事小情,鎮國公府那邊更是有求必應,孰親孰疏,他心裏也不是沒有想法的。

如今,還要他親手來處置鎮國公府……崔祁煦悶悶地說道:“兒臣明白了,一定謹遵父皇教誨,公公正正地審好此案。”

崔道昀還道他是真明白了,頷首說道:“你去吧,若有什麽進展,及時報給朕。”

崔祁煦走了沒多會兒,崔恕便來了,行完禮便道:“父皇,先前私自闖入暮雲山獵場的,是兒臣的部下。”

崔道昀幾乎是是立刻就想到與糜蕪相遇時的情形,那點淡淡的疑心漸漸擡了頭,問道:“為何派人私闖禁地?”

“當時兒臣雖然離京,卻還有幾個部下留在江家照應,他們偶然發現江糜蕪私闖行宮,所以想出面阻止,不想驚擾了父皇。”崔恕神色如常,沉聲答道,“事後兒子收到消息,才知道引起了父皇的誤會。”

這話有幾分可信呢?以他禦下的手段,他的部下沒有得他的命令,敢上山抓人嗎?崔道昀心裏忖度著,只管看著崔恕不說話。

崔恕原來的計劃中,是打算今日向崔道昀交代暮雲山一事,順便提一提與糜蕪曾經相識,這樣既圓上了過往,也不會顯得太刻意,然而昨晚那一亂,不得不臨時改了策略,明知道如今再說,難免會顯得對糜蕪過於關注,但既然答應過謝臨,也還是必須要向皇帝交代清楚,於是又道:“黃葉亭那處宅院也是兒臣置辦的,兒臣偶爾與先生在那裏見面。”

“好。”崔道昀終於開了口,道,“朕知道了。”

他看了眼湯升,道:“讓左將軍和謝臨都過來。”

過不多時,謝臨跟在左將軍身後踏進禦書房中,擡眼看見崔恕站在皇帝身後,不覺苦笑一下。

昨日他聽說死而復生的六皇子姓崔名恕時,還不敢確信,直到今日親眼見到本人,才知道竟是真的。

謝臨原本就是聰明人,此時只略微一想,就把前情知道了大概。他認識崔恕,是在當初去稷山書院探望父親的途中,因為與崔恕談的投機,漸漸成為知交,現在想來,當初那次家裏原本是安排長兄謝霽去的,祖父卻臨時改主意派他去,這才是他碰到了崔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