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第2/3頁)

有同學問,“老師,這個是幹啥的,寫什麽的?”

“就跟新概念作文大賽一樣,寫一篇文章,不超過五千字。郵寄出去後,還有復試,最後可以評獎。”

“評獎?”

“嗯,分為國家級和省級獎。如果拿到了國家級獎,還有機會去參加科大夏令營。”

夏令營……對實驗中學的學生來說還是太遙遠了。

他們省有一中這個巨無霸的壟斷式教育,夏令營、自主招生、冬令營、保送……等等,都跟其他學校的學生無緣。

這一點不止老師們知道,就連學生都了解的清清楚楚。

畢竟中考時候,全市前六百名幾乎都在一中。

生源的優秀程度就是一中成功的一大關鍵。

“哎,不想了,我拿不到。”

“老師,誰都能報名嗎?”

語文老師鼓勵大家,“誰都可以報名,重在參與。”

說著,他在黑板上寫,“截稿日期是3月31日,大家要在3月22日之前把稿子給我,到時候整個學校一起郵寄過去。”

包老師這麽一說,不少文靜的學霸們都舉了手,打算參加一下。

反正就是多寫一篇文章而已,如果真的能進復試得獎,那就是走了大運了。

包老師見報名的人還挺多,說:“這樣的話,我周六下午給大家講長篇文章的寫法,咱們的獲獎概率還能大一點。”

喬依之只是聽了一下,並沒有舉手報名。

且不說她是重生的,現在一心只想給自己的黑科技充能。

就算不是重生的,她也得好好休息調理身體,從母胎裏帶出來的病,注定不能像正常的同學那樣精力旺盛。

不過,因為有了黑科技的幫助,喬依之確實感覺身體恢復許多。

這節語文課,她也跟前兩節課一樣,認真的聽完了。並沒有時不時的走神或者趴下休息。

這倒讓包老師有點驚訝。

作為班主任,他對喬依之一向是照顧的。

見喬依之開始認真聽講,做筆記,便時不時向她投來鼓勵的眼神。

下課後,喬依之聽到前後桌小聲討論:“喬依之是不是咱們語文老師的親戚?”

“不是吧,她那麽好看,咱們語文老師……這一看就沒有親緣關系。”

喬依之:“???”

喬依之趴在自己臂彎裏,繼續閉目養神。

她發現有了黑科技的存在,自己聽力好像也變好了一點。

前面那一對同桌繼續說著,“也不能從長相判定啊,有可能是那種媳婦兒家的親戚。”

“有點道理。”

“不然你說說,她成績這麽一般,怎麽還分到咱們班來了?”

說到成績。

喬依之心裏嘆了口氣。

在這個教室裏坐著,她能更加清楚的回憶起自己十幾歲時候的種種心思。

從初中的天之驕子,到高中的‘差生’,喬依之沒有心理壓力是不可能的。

周圍同學的不理解,再加上身體的難受,她一度想要自暴自棄。

都是姐姐在身邊一直開導她。

當然,自家親姐姐開導人的水平真的不高,說得都是——

“哎呀,小之之,咱們這成績也很好了。我高中那會兒都是年級倒數呢,”

“雖然比不上初中時候,但咱們也在年級200多名呢,你們一個年級一千四百人,你已經很棒了。”

然而,這是實驗中學的年級200名。

之前初中時候,喬依之是全省最好的初中,一中的第一名。

上學期期末考,喬依之在考英語的時候直接暈了過去。

因為她只考了十多分鐘,後面的一概沒寫。一百五十分的卷子拿了不到十分,排名跌到了全年級900多。

要知道,高中知識跟初中有了質的飛躍。

不管是男生女生,學起來都會有困難,時常會碰到不理解的語法轉換和不會做的數學物理大題。都得下功夫學,才能逐個理解,舉一反三。

按照喬依之的智商來說,她肯定能學懂高中知識。

但就是因為病情加重,很多時候學著學著就痛暈過去了,更別說集中注意力仔細聽講了。

不下功夫,就算是神仙,也不能一直穩定在年級第一。

而實驗中學分火箭班、重點班和平行班。

火箭班一般都是年級前九十名,以喬依之最好名次是年級兩百多來看,真的不夠格。

可被迫從一中轉學已經很傷孩子的心了,喬家父母為了補償,說了一堆好話,把喬依之初中的各種獎項都拿出來,最後終於把她塞進實驗中學的火箭班。

喬依之聽到前面兩個同學還在說,“咱們班主任真的對她太照顧了,羨慕啊。”

“這可能就是生病人士的特權。”

“搞得我也想生個病了。”

喬依之:“……”

她沒有再聽下去。

因為,她最想擁有的,就是健康的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