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第2/4頁)

興許是知道大家都很緊張的期待著成績,前面幾輪講話時間都很短。

很快就到了第三環節,成績排名公布。

主持人站在台上,她後面的多媒體背景墻已經發生了變化,成了一張紅榜的樣子。

此刻,台下所有的老師和學生們都緊張起來。

主持人也不賣關子,直接說:“此次高中組總決賽成績第一名,是來自景寧市實驗中學高一一班的喬依之同學!”

同時,紅榜上呈現了金色的館閣體。

【第一名,喬依之,復賽成績97.9,決賽成績99.1,總成績197分。】

台下一陣唏噓,雖然說大家對喬依之同學的實力已經有所了解,但看到她這個逆天的成績,所有感慨的話匯聚到嘴邊,只剩下一句:“不是人啊。”

長發及腰的陳橙同學今兒把頭發挽了起來,用發圈盤在腦後,比以往多了一分幹練。

她到的時候,喬依之和李聞風還沒來,原本她想給他們倆占個座位。

但面對其他同學問話‘請問這兒有人嗎’,她又緊張的說不出來‘有人’,最後只能看著幾分鐘後到來的喬依之他們坐在了第三排。

陳橙偏過頭,能看到李聞風笑著給喬依之道喜。

她抿了抿唇,原本她也想當面感謝喬同學,順便第一時間給她賀喜的。她真的從這個遇事不驕不躁,也不會看不起她的同學身上學到了很多東西。

陳橙想,不管這次結果好不好,她都會仔細記著喬依之最初給她的鼓勵。

要不是那份鼓勵,她的成績肯定會被自卑、失望所影響。以後再面對這種陌生的大場合,說不定還會更緊張。

她……是真的膽小啊。

但因為喬依之對自己的影響,陳橙現在去回顧在科大的九天,她覺得一切都是美好的。

科大校園很美、食堂的飯也好吃,就連一個人走那條從教室回寢室的路,都好像不再孤單了。

陳橙因為不善言辭,在班裏受到同學排擠,她其實從不覺得上學是一件快樂的事情。

但因為性格軟弱,她也不敢跟非常看重她成績的爸媽提這件事。

爸媽很愛她她知道,但陳橙也明白,她的在校成績不僅是自己的命根子,還是爸媽的命根子。

所以,她必須按部就班的讀書上課,考個好大學來給爸媽掙面子。

在來科大之前,陳橙一直覺得自己讀書就是為了給爸媽掙面子的。

但現在,她覺得自己像一個一直走在黑夜裏的旅人突然看到了光明。她好像突然明白了讀書、讀大學的意義。

面子什麽都是次要的。

努力讀書是為了能遇到更好的人。遇到那些可以包容你的‘耿直’,不會因為你的天真、不善交際而嘲笑你、孤立你的人;遇到那些自己可以從其言談舉止中受到啟發,更加努力著的人。

這就是此次陳橙的作文內容。

——關於成長、關於學習、關於人際交往、關於父母那隱藏在嚴厲外表下的期待兒女更優秀但卻不被孩子理解的討論。

這次陳橙的總分是高中組第四名。

其實她這次決賽作文成績是第三名,但因為復賽成績比較低,所以總分第四,但也拿到了國二的好名次。

十幾年後,成為一名高中語文老師兼班主任的陳橙因為班裏培養出了一名文科狀元,並且全班學生均上985分數線,而收到了本地媒體的采訪。

她提到了十幾年前自己獲得語文報杯國二的那篇文章,面對鏡頭笑著說:“我就是一直鼓勵我的學生們努力、再努力一點,像更優秀的人看齊。現在,我想給當時的作文上再添一句話,努力讀書不僅僅可以遇到更好的人,還能讓自己的未來有更多選擇。”

記者問:“更多選擇是指?”

“比如我,現在選擇當老師,鼓勵更多的孩子去實現夢想。而……當時影響我最深的那位……朋友吧,她現在……”

記者:“您那位朋友現在怎麽了?”

陳橙說:“她現在很厲害,我看到她的文章在國際上都有很大的影響力。”

她沒說,那位朋友去年就憑借一個國家上最頂尖的獎項,被書寫進小學課本了。這樣的話,指代就太明顯了。

記者聽到‘文章’兩個字,以為是跟自己同行的文學工作者,便沒有多問,一場簡短的采訪到此結束。

而此刻,坐在後排教師組的魯俊才老師目瞪口呆的看著自家學校兩名學生站在台上領獎。

科大文學院的院長擔任頒獎嘉賓,給兩名國一、省一的同學頒獎。

科大的院長說:“我仔細看了兩位同學從復賽到決賽的文章,每一篇都很有新意,有書寫技巧,卻又沒有濃重的匠氣,反而讀了讓人情不自禁的陷進去。很好、非常好,你們拿這個國家一等獎,實至名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