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第5/6頁)

曹覓有些敬佩地點點頭:“周雪是吧?我記下了。”

頓了頓,她又道:“這樣,留在府中的幾人,你讓她們搬到下人那邊,隨便給她們安排一些輕省的活計。

“至於願意到山莊去的,還讓她們住在那個院落。你待會將我房中那個木盒子拿過去,將其中的書頁分予她們,叫她們輪著抄寫,每個人都得把紙上的內容認真抄上三遍。”

東籬點點頭:“是。”

“另外……”曹覓又想起什麽,吩咐道:“你幫我去匠人們那裏問問,看看有沒有對墨水與刻印有研究的,讓他午膳後找個時間過來見我。實在沒有的話……就找個比較清閑的過來。”

按照往常,曹覓肯定是會直接點名讓劉格過來的。

但是劉格之前從容廣山莊回來之後,立刻被她抓了壯丁,送到石灰礦那邊去幫她研究水泥了。

反正配方曹覓給了,連大概的配比也說了,剩下的就是研究一下該怎麽燒制。

水泥的項目是她寄予厚望的“來錢”事業,在劉格幫她弄出來之前,她不會再輕易打擾這位得力幹將。

所以,午膳之後,曹覓見到的是這批匠人中,少有的一個年輕人。

那年輕人還未蓄須,自稱叫張卯,精通木刻,平日裏工坊需要點什麽木制小零件,或者刻個印章,都會安排他去辦。而如今劉格正在跟礦石粘土打交道,所以就沒把他帶上。

曹覓也不是那種看年紀來評判人的主子,她與張卯交談過幾句,了解過他的經歷,便開始說出了自己的訴求。

“你說,有沒有可能做出一種類似印泥的墨汁?”曹覓嘗試用張卯能理解的話來表述:“它能夠像印泥一樣,有著極強的附著力和著色性,同時又保留墨汁的特點。”

張卯有些暈。

他第一次被主人家傳喚,正是想好好表現的時候,哪想到曹覓一開口說的話就讓他找不著頭腦,是以他一時有些著急。

“呃……呃……墨汁怎麽可能跟印泥一樣呢?”張卯有些結巴地詢問。

“對,普通的水溶墨汁當然不行。”曹覓安撫地朝他一笑,示意他不用緊張,“我在一本墨家典籍上看過,如果將溶解墨粉的溶劑……呃,我是說溶解墨粉的水,換成油,或許有奇效。”

“油?”張卯有些詫異地重復。

曹覓點點頭:“對,最關鍵的,就是油。”

在中國古代,印刷術是直到唐朝時才被發明出來的。但這並不代表著,在唐朝之前,沒有人想到過這種方法,畢竟在更早之前,與印刷有異曲同工之妙的印章之法,已經在士人階層普及開了。

制約著印刷術出現的,其實是——油墨。

文人們書寫所用的都是水墨,它們根本沒辦法附著到刻板上,印刷也就無從談起。

只有制作出粘度更大的油墨,才能滿足印刷的條件。

“那本書是我小時候看的,十分破舊,關鍵的地方已經被撕毀了,我也不知道要用什麽油。”曹覓接著解釋:“反正你近來也無事,我希望你能嘗試著調配處一種可以用來印刷的油墨。”

為了解釋印刷,曹覓又讓東籬拿出了之前她專門讓人刻好的印章。

“說起來,這枚印章還是你刻的吧?”曹覓展示了一下印章,詢問道。

張卯看到自己的作品,心下稍安,點了點頭。

曹覓便笑道:“你看,你調配出來的墨水,沾上這印章後,必須能夠印出清晰的文字,這便算成了。”

張卯終於理解了曹覓的意思,點了點頭。

但很快,他又小心地提出了另一個問題:“王妃,恕小人直言,你想要印……印刷,直接用印泥便是了,何必一定要弄出那什麽油墨呢?”

曹覓看著他,道:“你有沒有想過,這刻印之法只用於印章,還是太可惜了。”

“可惜?”張卯一個土生土長的現代人,根本跟不上她的思路。

“對啊,太可惜了。”曹覓幽幽嘆了一聲,“如今,文人想要看書,就得找人借到書籍,花個兩三日的功夫,將書抄下。

“倘若有一天,這印刷之法能成,我們便可以為四書五經,甚至天下書籍都雕刻出專門的印板,油墨一刷,一息的功夫,能印出三頁來!這樣,難道不比抄書快上百千倍?

“你別小看這印刷術,真能做成,絕對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大事!”

她這麽一說,張卯就懂了!

他微張著嘴,消化了好一會兒,這才反應過來,連忙行禮道:“小人愚鈍,多謝王妃點撥!”

“嗯。”曹覓見他醒悟,也十分滿意。

想了想,又提醒道:“另外,雕刻的東西也不局限於木頭,你可以找找工坊中其他人,用膠泥,粘土,甚至銅鐵作為材料,都試上一試,也許能發現其他的轉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