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都怪他自作聰明!回家後告訴父親實情,保不齊又得挨頓打,想想就屁股痛,譚振興問龔蘇安,“龔兄,令尊尚在?”

話題跳得快,龔蘇安不知譚振興何意,面露不愉,“在。”

“可經常打你?”

龔蘇安:“……”他父親雖沒讀過什麽書,卻也不是動不動就打人的性子,譚振興問此話既是瞧不起他父親,也是瞧不起他,他抿著唇,臉色陰沉,嗆道,“令尊可經常打你?”

譚振興不假思索地點頭,“不說經常,偶爾吧。”

龔蘇安:“……”

真的不想和譚振興聊天,他索性低頭不語,譚振興兀自找話說,嘀嘀咕咕說了十來句,而龔蘇安眼皮都不曾擡一下,識趣地不再多言,最後安慰了龔蘇安句,“不舒服就忍忍吧,待會就能回家了。”

甭管龔蘇安如何解釋,他認定龔蘇安臉色不好就是給餓著了。

遊街結束後,他語重心長地勸龔蘇安先去吃點東西,別餓出什麽毛病來,寒窗苦讀十幾年,好不容易考上,別沒來得及享受高中的喜悅就被餓得一命嗚呼了,龔蘇安臉色鐵青地嗯了聲,走得飛快,譚振興欣慰地笑笑,去人群裏找譚盛禮和譚振學去了。

父子三人都中了進士,惹來無數艷羨的眼神,礙於譚盛禮和譚振興名次太好,其他進士不好意思搭訕,因此圍著譚振學詢問明算題的解法,他們大部分人年紀都在四十左右,自幼讀書考科舉,偏重文章詩詞,明算會答幾題就行,直到科舉改革,不得不花心思鉆研算學,但天賦不佳,會做的題太少了。

不過這次殿試沒有讓他們失去信心,就說譚振學,文章明明比龔蘇安強很多,就因風格不同,名詞比龔蘇安落後許多,朝廷科舉改革,明算比重增加,但文章仍然是關鍵,兩門都不能放棄,在場的雖已是進士,可在算學上沒什麽自信,想趁機問清楚解法,回家後考考族裏讀書人,告誡他們好好學算學,文章中規中矩的話,算學厲害能占很大的優勢。

譚振興湊過去時,他們正聊第三道題,見是他,眾人齊齊拱手,“見過譚榜眼。”

譚振興還禮,“見過諸位。”

“大哥,你和他們說說最後三道題的解法吧。”譚振學答對了半道,沒有全對,不好和他們細說。

講題是譚盛禮的強項,譚振興哪兒敢出頭,忙將譚盛禮拉過來,央著譚盛禮講題,譚盛禮先說題出自哪本書,再拆分試題,挨個挨個講,復雜的題,經過譚盛禮分析講解後簡單非常,眾人受益匪淺,試想,他們身邊若有這麽位擅長算學的老師,名次恐怕會更靠前。

而且他們意識到件事,殿試五道題,譚盛禮全部都會做,留三道題還真是有謙讓的意思在裏頭,不由得愈發佩服譚盛禮,同場考試,誰不是費盡心思的往上爬,為此賄賂主考官,陷害同窗致其不能科舉的考生不計其數,譚盛禮竟讓其他考生三題,謙虛禮讓的品行令眾人景仰萬分。

連第四名的羅文星態度都恭敬不少,羅文星出身江南書香世家,是狀元的熱門人選,他幾歲就在詩會上嶄露頭角,少年成名,他自己也極有信心,誰知不僅不是狀元,連個探花也不是,在金鑾殿裏,宮人宣讀殿試名次時,他幾近暈厥,此時聽譚盛禮解題後,心頭那點不甘消貽殆盡,他自慚形穢道,“譚老爺博學多才,羅某自愧不如啊。”

“是啊。”

譚盛禮做狀元實至名歸。

“羅公子謙虛了,譚某不過多讀了幾十年的書而已。”

講題耽誤了近半個多時辰,散時已日落西山了,總算熬出了頭,其余人約著去酒樓聚聚,問譚盛禮他們去不去,譚盛禮看向譚振興和譚振學,兩人表態,“家人們還等著,來日再聚吧。”

眾人都知譚家低調,平日極少和人往來,不便多勸,各自約著人說說聊聊的走了。

片刻功夫,就剩下譚盛禮他們,譚盛禮道,“走吧。”

晚霞的余暉散盡,晚霞余暉散盡,街道兩側鋪子前的燈籠亮著,燈影幢幢,看得譚振興恍惚覺得在做夢,抓起譚盛禮的手就往自己臉上拍了巴掌。

啪的聲,聲音響亮。

“不是在做夢呢,父親,兒子竟真的考上了。”

手心火辣辣的譚盛禮:“……”

臉上留著巴掌印的譚振興猶不知痛,眼神亮得像天上的星星,“父親,你是狀元呢。”

譚盛禮:“……”

“父親,明日咱們去山裏祭拜祖宗他們吧,兒子總覺得是祖宗在保佑著我們。”

譚盛禮沉默不語,旁邊譚振學附和,“父親,挑個日子祭祖吧。”譚家落敗太久了,列祖列宗泉下有知恐怕死不瞑目,難得有高中的好消息,怎麽能不告訴他們知曉呢?

“好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