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第3/5頁)

他原來一直在好奇,長寧侯府雖然厲害,卻也沒厲害到值得豫王以王妃之位相許將二人綁在同一條船上。他了解豫王,豫王行事都從利益出發,後院裏有許多人,但其中有不少都是來自於各個大臣家的女兒,豫王將此作為籌碼,拉攏朝中的大臣,連側妃之位上的人也都是朝中的大官。但王妃之位遲遲空著,便是十分得豫王重視。

長寧侯手中有什麽,能讓豫王上趕著求娶一個名聲不好的姑娘?

王妃名聲不好,對豫王來說,也是要丟他的顏面。而太後也最是注重這些,可太後竟也未反對。

齊承煊手指輕敲著桌子,一副像是在思考什麽的模樣。

葉明蓁也不打擾,捧著杯盞,兀自思考自己的事情。

過了半晌,二人同時開口:“豫王……”“你知道……”

二人又同時閉了嘴。

齊承煊揉了揉眉心,道:“你先說吧。”

葉明蓁便問了:“豫王若是想要與你爭差事,何必對我的養父母出手?此事只能牽扯到我,也無法影響你分毫。戶部的案子是否會牽扯到我爹?”

齊承煊搖頭:“與定國公無任何關系。”

“如今與我爹無任何關系,可以後卻說不準。”葉明蓁憂心忡忡地道:“長寧侯府突然發難,定也是有備而來,他重提舊事,若非是另有主意,也不會忽然提起這些無關緊要的事。從我入手,不是要害你,就是要害我爹,亦或者兩個都是。若是我爹出事,恐怕你也要避嫌,那差事自然也會落到豫王手中。”

齊承煊一愣,不禁深思起來。

是否與定國公牽扯並不重要,只要臟水潑的上去,那沒關系也能變成有關系。

齊承煊正色道:“我回去之後再讓人查一查。”

葉明蓁點了點頭,面上憂慮依舊未減:“那你方才想問什麽。”

“我想問長寧侯府的事情。”

“長寧侯府?”

“你在長寧侯府待了十六年,應該對它最了解不過。”齊承煊問:“長寧侯手中是否有什麽外人不知道的東西?豫王這樣看重長寧侯,總不該只是為了侯府的名頭。”

京中可不止一個侯爺,可豫王只對長寧侯青睞有加。

葉明蓁陷入深思。

她回想了許久,才搖頭說:“我不知道。長寧侯鮮少會將外面的事情帶回來在家中說,也並未跟我提及過其他,我也是在離開侯府之後,才知道他想要拉攏豫王。”

侯府一直安安分分規規矩矩的,前面十六年,葉明蓁也未察覺到他有過不該有的念頭。直到離開了侯府,才方知他的真面目,初得知時,她也很是吃了一驚。

“如今可不是他想向豫王投誠,而是豫王主動拉攏他。”齊承煊心說:既是有這樣的念頭,恐怕上輩子的長寧侯也並沒有他知道的那麽安分。

只是不知道,上輩子的葉明蓁知不知道這些。

或許葉明蓁知道,還讓長寧侯打消了念頭,再也沒有提起,所以他也不知道。也或許葉明蓁知道,還出過力幫過忙,豫王敗後也幫著瞞天過海,更沒有讓他知道。

齊承煊深深看了對面人一眼,葉明蓁眉頭緊鎖,正在苦思冥想,並未察覺到他的目光。

但這又有什麽關系。如今葉明蓁已經與他站到同一處,日後只會為他打算,與其斤斤計較上輩子的得失,倒不如好好把握著現在。

齊承煊眉目柔和下來,轉而問:“你收到玉佩了嗎?”

葉明蓁擡起頭來,對上他的目光,她一赧,從懷中掏出了那個玉佩來。

“我已經讓匠人盡力修復,但只能做到這些。”齊承煊道:“你若是覺得不好,我就再去找一個更好的給你送來。”

“不必,這就已經很好了。”葉明蓁握住玉佩,指腹摩挲著玉佩圓滑的凹凸圖案。她看了齊承煊一眼,也有些不好意思,但還是問:“那殿下呢?”

齊承煊揚了揚眉,從腰間解下香囊:“這是你給我的東西,我當然隨身帶著。”

葉明蓁彎了彎唇。

她心說:這哪是她給的,分明是太子從她這兒要去的。稀裏糊塗的,便成了定情信物了。

“只是過去了這麽久,香囊沒了味道。”齊承煊有些遺憾,沉思一番,又道:“一個失了香味,一個斷了又補,寓意著實不好。倒不如換個新的。”

葉明蓁動作一頓:“新的?!”

“你瞧這玉佩,雖然是修好了,可也看不出原樣,若是下回再發生什麽事,旁人也認不出這是我的東西,你再拿它求助,恐怕底下人也認不出來。”齊承煊一本正經地說完,從懷中掏出了兩枚一模一樣的新玉佩,將其中一枚遞到了她的面前。“若是換個新的,旁人便一眼就能瞧出來了。”

葉明蓁目瞪口呆。

若是這兩枚玉佩掛上,別說是太子的手下人,便是路上隨便拉過來一人,都能發覺他們二人關系非同一般。一模一樣的玉佩戴身上,是生怕別人不知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