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第4/5頁)

葉明蓁向來低調,平日裏見著太子腰佩香囊都有些不好意思,哪裏做過這等明目張膽之事。

齊承煊問:“你不喜歡?”

葉明蓁張了張口,竟是說不出反駁的話。

“是不喜歡這圖案,還是不喜歡這形狀?”齊承煊說:“這是我命人用同一塊玉做出來的,你瞧,還能拼成一塊。”

他說著,就給葉明蓁示範了一遍,兩塊玉分開時是一模一樣,合在一起時卻又能組成新的一塊,設計精巧,構思奇妙,不是雙子佩,竟然是鴛鴦佩。

葉明蓁已是無話可說,她微微睜大了眼睛,無言地看了齊承煊半晌,只好接了過來,在他的目光注視之下,將玉佩戴在了腰間。

齊承煊也欣然將另一塊帶上。二人身後的下人瞅了瞅,齊齊移開了視線。

……

便是如葉明蓁猜測的那般,豫王早有準備,果然很快便朝著定國公府動手。

葉父葉母才剛入獄第二日,外面便有了關於他們的流言,說的還是真假千金的事情。當初葉明蓁與顧思凝調換過來後,也只有各個世家知道消息,並未泄到外頭去,這會兒卻是連平民百姓們都知道了。

那些流言卻是全在說著長寧侯府的可憐。他們的女兒被換走,本該錦衣玉食的人生,卻在農戶家中過了十六年的苦日子,形容的十分淒慘可憐,到了流言口中,便是葉父葉母聯合侯府下人將人偷走,令人聞之便憤憤不平,十分可惡。

至於定國公,便是成了庇護這對惡人的幫兇。

消息是從茶樓裏傳出來的,依舊是說書先生口中的故事。茶樓裏的說書先生一直在說“東大人”匡扶正義的故事,一說到惡事,讓聽眾們也跟著義憤填膺,經過說書先生的嘴巴,一分的可憐變成了十分的可憐,十分的可惡都成了百倍的可恨,再經過有心人的傳播,便是所有人都以為,是定國公府仗勢欺人。

無論是定國公府還是長寧侯府,都是京中十分厲害的人物,這些話本不該成為家常談資,可架不住其中有人推波助瀾。這些時日裏,百姓們都聽了不少“東大人”的事跡,已是對“東大人”,對陳家,對豫王,都有了不少好感,如今一聽說長寧侯府的千金便是未來的豫王妃,還聽說這麽多可憐事,想“東大人”一心為百姓出頭伸張正義,可自己的後代卻遭受這些不平,便個個都義憤填膺。

旁人並不知太多內情,百姓也多是聽風就是雨,多留一個心眼去衙門打聽,果然有長寧侯府狀告一對農戶的事,那對農戶果然也與定國公府關系深厚。只有這份證據在便足夠了,便是定國公府仗勢欺人的鐵證。

外面流言生起,豫王準備好的臟水也緊趕慢趕地潑到了定國公的身上。

皇帝命人調查戶部的一個案子,也不知是如何查的,竟然牽扯到定國公身上來,指定國公與戶部一個官員勾結,裏應外合中飽私囊,子虛烏有的事情,竟真是讓豫王準備出了不少“證據”。

官差敲響定國公府的大門,恭恭敬敬地請人離開。

定國公並未多說什麽,卸下長刀與兵甲,手中的事情也全都交給了下屬。而後交代了葉夫人一聲,便主動跟著官差離開。

葉明蓁本以為葉夫人會遭不住打擊,可葉夫人竟然十分鎮定。

母女倆目送著官差離開,葉夫人立刻將府中下人叫來,一件一件事情吩咐過去,有條不紊。定國公府的下人早年便經歷過不少事,這會兒半點也不慌張,動作迅速地按著吩咐去辦事。

注意到葉明蓁的目光,葉夫人氣定神閑地道:“不過是豫王的一個計謀,當初我和你爹跟著皇上的時候,見過不少大場面,當初昭王可個好相與的,你爹也不是頭一回蹲大牢了,有一回還差點被流放了,蓁兒,別慌,一切都有娘呢。”

葉明蓁:“……”

葉明蓁深吸了一口氣,才道:“娘,那我能做什麽?”

葉夫人十分鎮定:“你就在家寫詩寫文章,別的什麽也不用多想,你爹是冤枉的,太子肯定能查清楚真相,你爹在皇上面前也還有幾分情面,皇上也不會虧待了他。”

葉明蓁:“……”

葉夫人慈愛地摸了摸她的腦袋:“蓁兒,你還未出嫁,家中的事情便都有爹娘擔著,你不用擔心。你好好的,娘才能放心。”

她唯一的軟肋,就是她的女兒。

“不是這樣的,娘,我也能幫上忙。”葉明蓁抓住她的手,目光堅定地道:“這是我的家,外人想要欺負我的家人,家中出了事,我當然不能幹看著。我已經不是繈褓中的嬰孩,也不會再被壞人帶走而無反抗之力,我會呼救,會掙紮,即便離開了家門,也會自己找回來。如今爹出了事,我不想要娘護著我,什麽都不知道。我是葉家的女兒,我的爹娘都是這世上最好的爹娘,你們已經幫了我給了我許多,如今也該由女兒來幫上你們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