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第2/5頁)

反正,別叫他也沒事找事就行。

鐘珂忙工作,錢旭陽玩手機順便看資料。

三個人安安靜靜坐在辦公室裏,上班時間過去了兩小時,同辦公室的設計師也沒來。

橋梁分院一向繁忙,不同設計師忙碌於不同的項目。

出差、上工地、開會都是常有的事,偶爾偷個懶,睡個懶覺,大家都能理解,所以基本沒有嚴格的上班時間。

律風也在無人打擾的情況下,集中精神,迅速了解了烏雀山大橋每個方案的優劣和架橋點。

但是第五個方案的資料裏,律風發現了幾張與方案格格不入的手繪設計圖。

如果不是它們被好好的裝訂在了档案裏,律風都要懷疑,這幾張紙是哪位開會走神的設計師,隨手在草稿紙上,用橫線豎線曲線,畫出的一個齜牙咧嘴笑臉了。

“鐘珂,這是什麽?誰畫的?”

律風擡起頭來,揚了揚手上的資料,求助忙碌的鐘老師。

鐘珂走過來,見到這幾張設計圖,神情變得茫然。

“啊,這個啊……”

她仔細端詳著設計圖,驚訝的說:“我也不是很清楚這個草圖是誰畫的,我去年接手整理烏雀山項目資料的時候,這幾張圖就已經裝訂在第五個方案後面了。”

第五個方案是橫跨烏雀山的上承式拱橋設計,直直的跨越峽谷,造型格外簡單。

可律風發現的設計草圖,橋面筆直,梁部曲線下凸,完全是另外一種橋梁結構。

鐘珂指著橋梁向下凸出的立柱,說道:“你看,這個草圖畫的是懸帶橋吧?懸帶橋這種已經被淘汰了的橋種,不可能建在烏雀山上的。”

“懸帶橋?”律風難得露出困惑,盯著那幾張草圖問道,“這也是一種橋梁結構嗎?”

他一問,鐘珂眼睛都亮了。

前天她聽到律風說自己是建築設計專業,不是道橋專業就覺得不可思議。

因為懸索橋、斜拉橋、連續梁橋、拱橋,律風說得頭頭是道,還能列舉出知名橋梁進行對比分析。

比專業還專業。

非科班的設計師都這麽厲害,她一個A大道橋研究生簡直無地自容。

她想不到,居然還有律工不懂的知識盲區!

科班生的優越感油然而生。

鐘珂精神奕奕的說:“你不知道懸帶橋?我跟你說!”

懸帶橋作為一種獨特的橋種,全世界都沒有幾座。

國內唯一一座淘金橋,建成不到三十年,就因為年久失修倒塌了,完全不符合橋梁設計使用年限100年至120年的標準,所以國院的橋梁論文裏,也沒有提到過這樣冷僻的橋型。

因此,律風也沒有研究它的機會。

但是,道橋專業學生可太熟悉這種橋了。

老師最愛用淘金橋舉例,講述懸帶橋的奇特與工程師的優秀,希望學生們能夠借此懂得,敢想敢做敢設計,才是橋梁設計師該有的魄力。

鐘珂模仿著老師的語氣,對淘金橋侃侃而談,律風專心補課。

於是,當那些不需要趕工項目的設計師,晃晃悠悠走出電梯間,立刻見到敞開的辦公室大門裏,端坐著傳說中昨天加班的律風。

昨天加班的人,來得比他們上班的還早。

而且,昨日重現,往事再來。

鐘珂居然又在跟律風談什麽省材省料,什麽施工方便,什麽國際先進水平,簡直是不可思議。

這會不需要錢旭陽來問好,他們都不由自主地靠過去,聽一聽,烏雀山大橋是不是有什麽新進展了!

“聊什麽啊?哦,懸帶橋啊,律工你沒聽說過?”

“這個橋厲害啊,之前在網上火得不得了,我們都專門去看過。”

“我讀過自錨上承式懸帶橋的論文,裏面有些理念現在看來已經過時了,但是在那個年代,有這種想法和嘗試的勇氣真的不得了。當年的工程師都是自學成才,還能把橋給建成了,確實了不起。”

鐘珂最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

這群人好奇的湊過來,又開始聊天。

話題從烏雀山大橋方案,走向了網紅橋面與工程師八卦了。

“行了,都幾點了,還不去上班!”

鐘珂重新開始趕人,準備還律風一片清凈。

然而,律風拿起手上資料,問道:“等等,我請想問一下,你們知不知道這幾張草圖是誰畫的?”

熱衷閑聊的設計師,不少人都參與過烏雀山大橋這個項目。

他們湊過來看手上的草圖,一張一張地翻過去。

這些手繪設計圖他們確實在資料裏見過,曾經還嘻嘻哈哈調侃了一番,怎麽有個懸帶橋。

但是,畫設計圖的是誰,他們竟然一點印象都沒有。

“老周你見過嗎?”

“沒有,這是第五個方案吧,這不是謝宇你們參與的方案嗎?”

叫謝宇的設計師,年紀看起來四五十歲,比其他人都要蒼老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