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第4/5頁)

吳贏啟將手上的資料放在桌面,盯著那幾筆清楚的“笑臉”充滿懷念。

“這幾張設計圖啊,本身沒什麽意義。”

在場的人面面相覷,不敢吭聲。

律風也因為吳贏啟的講述,沉默的陷入深思。

他以為,這幾張設計圖能夠裝進烏雀山大橋設計方案,必然有它獨到的地方。

可他沒有想到,這更像是出於紀念的目的,將這幾張沒有意義的設計圖紙,裝訂進無法建成的大橋裏。

錢旭陽坐在旁邊,安安靜靜聽完。

即使他從他爸那兒已經聽說過了吳華和吳贏啟父子档的故事,也不免感慨這座大橋真的害人不淺。

兩代橋梁工程師都解決不了烏雀山大橋的問題,律風這麽一個家夥憑什麽解決?

他視線得意的瞟過律風,發現律風的表情果然很凝重。

吳贏啟感受到他們的壓抑,反而笑出聲來。

“幹什麽這麽安靜?吳華同志在國院幹了一輩子,早就有心理準備。”

謝宇打破沉默,說:“我們這是惋惜啊……”

“惋惜烏雀山大橋建不成還行,惋惜吳華同志就沒必要了。”

吳贏啟嘆息一聲,“他老人家去世都快七十三歲了,葬禮都是喜喪。我們還是多鍛煉鍛煉身體,爭取能活得比他命長吧。”

沉悶的氣氛,突然被他這句感慨打破。

七十三歲啊,一群瘋狂加班天天怕死天天熬夜的設計師一想,頓時就不難過了。

“也是哈,我現在都懷疑自己能不能活到退休。”

“過幾天我得去做個全身體檢,老是腰痛頭痛脖子痛,我覺得自己都快死了。”

周圍的輕輕松松,謝宇也能出聲誇誇吳老師身體健康、精神矍鑠,號召起大家向吳老師學習。

氣氛終於重新活躍,吳贏啟也松了一口氣。

他勾起笑意,拍了拍那幾張設計圖。

“律風,我今天都在院裏,應該沒有比我更了解烏雀山大橋的人了。你還有什麽問題?可以問我。”

在他親切友好的視線裏,律風說道:“吳院,我想去趟烏雀山。”

“嗯?”吳贏啟不解的眨眨眼,“烏雀山的數據,档案室裏都有。更新的數據,我可以安排烏雀山的測量員發回來,無論你是要建模型還是寫論文,這些資料完全夠用了,沒必要去一趟烏雀山。”

浪費時間。

律風非常堅持,“數據是數據,跟實地調研完全不同。我想親眼看看每一個方案在烏雀山的實際落位點,還有整個烏雀山的現狀。”

謝宇聽了,有些訕訕。

他參與烏雀山大橋這麽多年,經常去烏雀山那個荒郊野嶺。

律風這樣模樣清秀的年輕人,進山就像挖煤,搞不好吹得皮開肉綻出來,嫌棄工作太累太辛苦,想不開就跑了。

出於對優秀人才的照顧,他勸說道:“烏雀山沒什麽好看的,都是山林山崖大峽谷,你看測量發回來的地形圖也是一樣的。”

吳贏啟沒有出聲阻止,說明他也贊同謝宇的觀點。

律風卻並不領情,“如果一樣,吳老師也不會七十三歲高齡,還堅持去烏雀山了。”

這話說得周圍的設計師驚訝無比。

只見律風翻看著那幾張手繪草圖,像在解讀吳華在線條裏留下來的信息。

“吳老師是優秀的橋梁工程師,他懂得的知識、畫過的圖紙、建設的橋梁遠超我的認知。但是,這麽一位了解橋梁、了解烏雀山的設計師,在遇到瓶頸的時候,依然想要去現場看看。”

律風知道,沒有開工的烏雀山什麽都不會有。

只有山林樹木,巖石峽谷,還有一條繞開烏雀山山脈的高速路,沉默的講述著橋梁設計師耗費十二年徒勞無功的過去。

然而,經驗比他豐富幾百倍的設計師,即使獨自一人,也要乘著車,千裏迢迢的前往那裏,就代表著很多東西沒法透過數據、地形圖感受到。

他必須親自到那兒了,才會有新的解決辦法。

律風的語調平靜,直視著吳贏啟。

“設計圖上的懸帶橋,也許對解決烏雀山的問題沒有什麽幫助,但不代表這幾張設計圖毫無意義。”

他的眼神認真,說得格外肯定,“因為,吳老師畫出它們,是想告訴看到它們的人——”

“去烏雀山。”

室內安靜得能聽到落針的聲音。

他們每一個人都翻看過烏雀山的資料,偶爾會掠過這幾張潦草的“笑臉”,詫異一下怎麽資料裏會有這種玩笑一般的懸帶橋草稿。

可他們都沒有想過:

這圖是誰畫的,又想告訴他們些什麽。

終於,吳贏啟笑著打破了平靜。

“行,我給你聯系烏雀山那邊的測量員,讓他們給你指指路。”

在旁圍觀的錢旭陽想,這家夥真是沒事搞事,閑得發慌了才會跑去深山野林喂蚊子,是不是腦子有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