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第2/4頁)

“讓我們歡迎新入職的律風同志,做入職演講。”

會議室掌聲雷動,律風從座位站起來,走向講台,表情有些……不好意思。

他可以站在講台上,暢所欲言的解釋自己的設計,也能毫無阻礙的說出自己對橋梁的見解。

但是他還不習慣,在廣大中國橋梁建設者面前,講述自己微不足道的心聲。

得知要準備演講的時候,律風就認真的向吳贏啟申請,“能不能不做演講?”

“那怎麽行!”吳院板著一張臉說,“這是我們院的傳統,新人站上講台,說說未來的打算,談談自己的性格,才能拉近大家的距離。”

於是,律風得到了一張“拉近距離”的提綱,按照吳院要求,撰寫了長達八百字的演講稿。

在吳院親切友好的批注、修改,和殷切期盼裏。

律風走上講台時,手上的演講稿成為了……

三千六百字。

律風站在講台上,面對差不多都熟悉了的設計師們,垂眸念道:

“大家好,我是新入職的橋梁設計師律風。今天我站在這裏,終於實現了自己一直以來的期望,終於能夠來到國家設計院橋梁分院,成為中國橋梁人的一員。”

會議室安靜無比,他凝視演講稿仍能感受到眾人專注的眼神。

律風講述著自己在英國學習時候的經歷。

講述著回到中國,在全心建築設計公司研究越江橋的過程。

他來到這裏,是為了和目標相同的橋梁人,一起為祖國最需要的橋梁建設奉獻出自己的力量。

也是因為——

“我喜歡……中國大地上每一座橋梁。”

中國是橋梁的故鄉,山川河流之上,都有著飛架兩岸橋梁的身影。

只有在講述他對橋的喜愛,律風的聲線才褪去了最初的生澀和內斂。

巍然挺立在碎石山谷之上的深谷大橋。

立於自然保護區與風景融為一體的十行山大橋。

貫通南北兩岸,維持高鐵快速穿行的宇川特大橋。

還有……

“讓我升起回國念頭的曲水灣大橋。”

律風提起曲水灣大橋的名字,聲音都變得溫柔懷念。

他相信在座的橋梁分院員工,一定能夠理解他的心情,也一定可以懂得,他為什麽會為了這座舉世無雙的橋梁,回到中國。

因為它突破了國際對中國橋梁的認知,更創造了中國橋梁的新奇跡。

橋梁分院每一個人,都以自己參與過這座矗立在曲水灣的跨江鋼拱橋的設計而驕傲。

現在,律風終於正式成為了這樣驕傲集體之中的一員。

並且用自己的雙手,為集體創造了新的驕傲。

等到演講稿說出最後的“謝謝大家”。

會議室裏的掌聲比之前更加響亮,他們每一張臉上都透著由衷的興奮和激動。

律風站在那裏,遠遠看著他們,瞬間明白了吳贏啟堅持要他做演講的意義。

只有把心裏的想法,如實的說出來,他才能在這裏找到相同的共鳴。

結束了例會,律風擁有了自己的正式工位。

陪伴他在會議室裏許久的電腦、資料,一起堆上了嶄新的辦公室。

沒等他重新整理一下烏雀山大橋的設計圖,吳贏啟走過來。

吳贏啟說道:“別忙了,院裏給你放假,去忙一忙自己的事情。”

“嗯?”律風剛剛經歷了表決心式演講,恨不得立刻為國奉獻,加班到天亮。

突然聽到放假要求,他第一反應就是拒絕。

他說:“我不用放假,我也沒有什麽私事可以忙。”

回答得直白冷清,卻惹得吳贏啟笑出聲來。

“誰說你沒有私事忙?”吳贏啟說,“院裏馬上要接受英國皇家建築師協會的邀請,去倫敦進行半個多月的交流。橋梁院出行的人裏面有你的名字,給你放假,是讓你回去準備簽證需要的資料。”

“你也可以和英國的朋友提前聯系一下,在會議交流的間隙,和他們見一見面。”

律風聽完,竟然神情呆愣,半點沒有吳贏啟想象中的表情。

他還以為律風得知了這個邀請,必然會升起一種衣錦還校的興奮和驕傲,激動的接受放假,回家高高興興準備去英國。

誰知道,律風臉上只有錯愕。

吳贏啟困惑的端詳律風,不禁皺了皺眉,問道:“怎麽?你不想去。”

律風五味陳雜,回答道:“不。我想去,只是……”

他更想待在國內,研究他喜歡的橋梁。

然而,律風無奈的勾了勾唇角,說道:“只是烏雀山大橋項目的設計圖和建模,還能進行一些改動,準備簽證的資料也花不了多少時間,我不用休息。”

“就知道你會這麽說,我才親自過來!”

吳贏啟板著一張臉,仿佛律風做了什麽罪大惡極的安排。

他說,“等到明年烏雀山大橋項目開工,你想休息都不可能了。這次叫你參加建築交流會,一方面是希望年輕人多多參加國際上的會議增長經驗,一方面是因為你這半年,基本沒有休息過,門衛都知道你兩點下班,六點上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