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第4/4頁)

律風在聊天記錄裏,和他一起看遍了澳大利亞的自然風光。

專注的音樂人,似乎特別喜歡在這些自然氣息濃郁的地方,尋找靈感。

律風打開佐特爾的視頻主頁,發現他在《山水逍遙》之後的作品,都擁有了漂亮的風景照,彰顯著他曲風意境的改變。

律風找到了半年前的第二個《山水逍遙》視頻,一邊傾聽佐特爾舒緩的音樂創作,一邊重新在聊天框寫道:

“你的音樂讓人感到輕松,如果你有事情聯系,可以加我微信。”

他消息發送完畢,沒多久手機竟震動了一下。

好友申請:Zottel。

律風詫異於佐特爾的迅速。

等他通過好友,佐特爾的消息就跳了出來。

Zottel:“QAQ那麽,大神喜歡我新的配樂嗎?”

他的小表情,好像將半年時光一筆抹消。

律風笑著回答道:“正在聽。”

那棟坐落於水邊的市民中心,再次出現在律風電腦屏幕上,卻帶上了貼近自然的聲響。

進度條剛動,他就清楚聽到耳邊鳥羽扇動翅膀的撲簌。

然後,市民中心宏偉高挑的大門映入眼簾。

他隨著熟悉的鏡頭轉換,聽到了樹葉摩挲、草叢窸窣。

蟲鳴鳥叫之後,傳入耳中的不僅僅是瀑布擊水響動,還有人聲鼎沸的吵雜。

愜意悠然的琴聲,若隱若無的傳來。

不是鋼琴、不是小提琴,更不是任何的西洋樂器。

而是手指撥弄細長的琴弦,才會發出的獨特弦音。

律風詫異地傾聽音樂,清楚意識到了佐特爾的改變。

他記得佐特爾第一次做《山水逍遙》的配樂,運用的是激昂高亢的交響樂,人為的創造出聽覺的震撼感。

現在,他耳邊的響動,完全像是這棟山水建築產生的轟鳴。

就算是淺淡的琴弦聲,都像是畫面之外有一位居於山水之間的隱士,日常盤腿撫琴,彈出陣陣弦音。

沒有人為刻意的編排。

短短一分鐘,不長。

他卻能夠感受到,佐特爾對《山水逍遙》的理解更加準確。

自然響動成為主角,人聲喧囂漸進,若有若無的琴音,成為了貫穿整個視頻的主線。

即使時隔半年,也無法掩蓋律風對這一次市民中心配樂的喜歡。

原來,他不是討厭配樂,他只是不希望音樂喧賓奪主。

他發自真心地回復佐特爾:“很好聽,謝謝。非常符合我對山水逍遙的定義。”

佐特爾回得特別快,“你喜歡就好。你的建模帶給我的靈感,我根本沒有辦法用語言描述,你不需要說謝謝,應該是我感謝你。”

網絡拉近了兩個人的距離,佐特爾的講述,刷新在界面上,看得律風感慨萬千。

原來,在發現《山水逍遙》視頻之前,佐特爾已經陷入了音樂人常有的瓶頸。

他的音樂技巧,編排能力,並不能使自己滿意。

哪怕合作的樂團,為他新的創作感到興奮和激動,也無法抹去他心頭的惆悵空虛。

Zottel:“你的《山水逍遙》好像有生命一樣,將我帶入了另外一個世界。沒有混響、沒有雜音,純粹得簡單的聲響,讓我找到了全新的自己。”

《山水逍遙》的市民中心,並不受粉絲的歡迎。

因為他們認為,這不是音樂,這只是自然響動的拼湊。

可是,佐特爾卻格外滿意,快樂的奔向大自然,寫出了新的音樂旋律。

明明是律風陌生的音樂世界,他卻能夠感受到佐特爾所說的一切。

正如他陷入了建築設計的困境,無法掙脫的時候,一座橋梁橫空出現,將他身上無形的枷鎖打破,使他更加自由。

哈。

律風不由自主笑出聲,擡手快速的打字。

“恭喜你!”也許沒有人比他更懂得這樣的快樂,“我相信你現在的音樂,一定比以前更加動聽!”

律風和佐特爾的閑聊,跨過了音樂和建築的界限,自由無礙地交流著。

他們竟然能在相同話題上,以不同的觀點聊出99+,連律風自己都感到不可思議。

因為互相陌生,他就能暢所欲言,不用顧忌佐特爾能不能領會,也不用考慮佐特爾有什麽別的奇思妙想。

寄托在《山水逍遙》裏的思緒,成為了另外一種靈魂慰藉,掃除了律風全部的疲憊。

他們聊到夜深。

佐特爾說:“如果中國能夠建造起這麽美麗的城市,我一定要來中國。”

律風笑意驕傲的說:“朋友,你明明會寫中國字,會說中國話,為什麽卻不知道——”

“即使沒有《山水逍遙》,中國也是美麗得令人屏息的地方。”

山川平原,海洋丘陵。

人居於此,萬古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