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南海!中國!》(第3/4頁)

不出半個月,一定可以做出成品。

然而,他剛剛將殷以喬和自己制作的視頻合並,做最後的剪輯工作。

瞿飛那邊的好消息,就趁著夜色傳來。

“明天等著看新聞!”瞿大設計師的話,永遠振奮得意,“咱們上的可是新聞聯播!”

寶島還在扯橫幅抗議反對。

南海隧道設計方案過審的消息,直接登錄新聞聯播,在全國收視率最高、傳播力度最強的半小時裏,占據了寶貴的一分鐘。

“南海隧道項目方案經過審批,已確定明年開工。”

“橫跨135公裏南海海峽,以橋梁、隧道結合的形式建設高鐵、公路兩用通道。”

“南海立安港與寶島富雲縣即將啟動建設工程,兩岸同時施工,預計十五年內建成通車。”

主持人抑揚頓挫的概況介紹,連配圖都沒有,也足夠消息傳遍全世界。

幾乎所有的手機軟件,都在瘋狂彈窗推送這條令人詫異的消息。

之前,僅僅是國家設計院的代表,口頭宣布,已經掀起了驚天巨浪。

如今,新聞聯播主持人用了一分鐘時間念稿,直接板上釘釘地宣布:南海隧道過審,明年就要開工,十五年內建成通車!

中國人民聽過了無數十五年計劃,這個計劃格外動人。

寶島抗議歷歷在目,國家態度不容反駁。

在鮮紅旗幟舉起來的瞬間,那些領著錢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抗議,突然就變得激烈起來。

一邊是網友熱烈慶祝南海隧道即將開工。

一邊是島民強烈抗議南海隧道汙染環境。

混亂的輿論在國內、國外出現鮮明分歧,同一件事情在不同的地方呈現了截然相反的兩種聲音。

國際媒體興高采烈擺出公平正義的嘴臉,質問中國為什麽罔顧民意。

然而,中國的回答高冷簡約,全網全球同步發送了一則視頻——

《南海!中國!》

等候許久的發聲,從不會令國民失望。

氣勢極足的標題下,點開就能見到南海絕佳美景。

藍天白雲海鷗,是眾人熟悉的海岸景色。

沒等他們揣度這則海景視頻的深意,便見到南海艦隊踏浪而來。

鐵灰色艦船踏破海浪,成隊列的巡航船只氣勢凜然。

鏡頭從遠到近,足夠任何人看清它們鋼鐵鑄造的強大身軀。

再由近到遠,讓人見到了不遠處長虹貫日一般分割波濤洶湧海洋的鐵灰色長橋!

那是絕不可能在海面上存在的橋梁。

它有著傳統戶牖般的格欄,編織出六邊形與三角形交錯的圖案,帶著與眾不同的溫婉柔和,又在橋塔刀戟造型裏,顯露出獨樹一幟的尖銳鋒芒。

它一身鐵灰,好似肅穆艦隊帶來的幻影,恢弘綿延,消失在一望無際的南海上!

不,它沒有消失。

鏡頭如同翻滾巨浪,乘著海風呼嘯而過。

驚濤拍橋,鐵灰色鋼鐵鑄造的橋身裏穿梭而過一條白色長龍,以迅猛速度沖向對岸。

不過片刻,就叫人從蔚藍海面深入隧道!

那些困惑的、嬉笑的、茫然的觀眾,好像乘坐上了高鐵的旅客,隨著龍行千裏的神速,展開了一場震撼的旅途。

他們從陸地到海面,又從海面到海底。

眼前平平無奇的穿洞隧道,拉升為海面上船行、艦航的景象,讓他們清楚意識到這是海底線路。

而碧波蕩漾的橋梁倒影不遠處,同色系軍艦始終護航,海軍英姿颯爽。

他們還沒來得及敲下感慨,只見白色長龍出海入橋,駛入了富饒美麗的寶島。

短暫的視頻結束,浮現出“南海·寶島”的字樣。

無需更多說明,觀看完視頻的觀眾都能立刻意識到——

這就是南海隧道了!

之前聽過了無數次的消息,變為了真實的視覺感受。

那段極具沖擊力的海上之旅,足夠他們感受到南海隧道的全部魅力。

鐵灰色的軍艦,鐵灰色的橋梁。

白色長龍橫貫海峽,勢如破竹進入寶島。

沒有比這更能證明南海隧道意義的東西,無數人被這樣的流暢畫面震撼得說不出話來。

跨海而已、高鐵而已,怎麽能夠拍出軍事演習似的威武不屈?

氣勢雄渾的南海艦隊開道,護衛的頂層高速公路、中層高速鐵路,就像什麽不得了的戰略重地,任何覬覦者都別想碰它分毫。

橋梁隧道的宣傳總是溫馨的印象,在這一刻被南海隧道打破。

任何一個看過視頻的觀眾,都會心跳劇烈,只記得鋼鐵巨龍般的艦隊劈波斬浪,氣勢如虹的橋隧傲視海洋。

一直為跳梁小醜們煩不勝煩的網友,忽然就心緒坦然了。

這麽強硬的宣傳視頻,透出了中國南海勢不可擋的血性。

他們可以建造出如此偉大的通道,可以創造出直達中國寶島的橋梁,即使國際呼號、蚍蜉抗議,依然寸土不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