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同舟共濟(第2/4頁)

人剛走。

一群裝著努力工作、連橋樁子都擦得纖塵不染的工程師,立刻就跑到大門去等。

終於等到了易興邦回來。

“易工,怎麽樣?比奈沒話說了吧!”

“剛才我看他走出去,捶胸頓足的樣子,就知道他又要挨約馬爾的罵了。”

“那是,我們建的橋,輪得到他們挑刺?也不看看自家公司那點兒破爛技術!”

工程師、施工員們,說起話來,嘰嘰喳喳。

吵得易興邦頭痛。

菲律賓政府態度不錯,可是一幫子議員既是資本家又從政,顯然把菲國情況攪得一團亂。

中國建設隊伍來到這裏,一邊感受當地人的熱情善良,一邊暗罵全天下資本家一般黑。

這群有官職的資本家,整天恨不得中國建設出事,好讓自家的建設集團取而代之從中牟利。

順便給中國扣鍋!

聽著他們的義憤填膺,易興邦正了正安全帽,曬得黝黑的皮膚落下一絲熱汗。

“這次檢查沒問題,我們還是按自己的計劃,繼續施工,爭取早日完成。”

他公事公辦毫無情趣的回答,引得工程師格外不滿。

“老易!你就不能透露點兒內幕,給點兒好消息嗎?”

易興邦看他一眼,忽然勾起淺淡笑意,“好消息?有啊。”

“跟救援隊一起來的記者,會到我們這裏采訪。想上鏡的,都可以準備準備了。”

遠離家鄉的菲律賓工地,有中國記者到來確實是好消息。

一眾忙碌的建設者,在黃昏收工之後,興沖沖地往食堂趕。

也許只有這個時候,他們才覺得工地上簡陋的食堂,透著家的味道。

隨醫療隊來到菲律賓的記者,將會在接下來幾天,走遍中國建設團隊負責的工程。

他們剛到瀑帕大橋,就見到了食堂裏坐得滿滿當當的建設成員。

易興邦穿著藍白的工服,介紹道:“這些就是我們工地上全部成員,利蘇登陸沒有出現一例傷亡事故,順利完成了防台防風工作,保障瀑帕大橋的安全。”

記者見到這群樸實安靜的建設者們,不禁問道:“那我們明天可以跟著大家上工地,拍下大家建設瀑帕大橋的景象嗎?”

“可以,不過我們有一個要求。”易興邦道。

記者:?

易興邦說:“幫我們錄一段集體合影,放在你們的新聞裏吧。”

新聞電視台一直在跟蹤報道中國援菲的情況。

治療菲律賓難民的醫療隊伍,運送救災物資的飛機班列,還有記者采訪援菲基建隊伍的場景。

菲律賓給中國觀眾留下了慘不忍睹的悲情印象。

然而,從基建隊伍傳回來的建設場景,竟然和國內大幹365天的氣勢相差無幾。

四周都是垮塌房屋、洪水倒灌,唯獨中國建設隊駐守的工地,沒有任何損傷。

律風從電視上見到熟悉的單位名稱,連吃飯都慢了下來。

新聞采訪中,認真負責的工程師,仔細介紹著菲律賓項目情況,有條不紊的語氣,深受他的欣賞。

“嘿,這不是小易嗎?”瞿飛端著餐盤坐過來,盯著電視機驚喜道,“想不到三總五項不是傳說,等他回來,我都要叫一聲易總工了。”

他語氣輕松,顯然是在調侃電視機上接受采訪的“易興邦”。

“什麽三總五項?”律風問道。

瞿飛夾著筷子咧嘴笑,“三年當總工,五年項目經理咯。以前小易跟我混的時候,還只是個剛畢業的愣頭青呢,這才幾年啊,已經是易總工啦。”

愣頭青?

律風耳邊都是易興邦沉著冷靜的聲音,一點兒也聽不出愣頭青的樣子。

等律風轉頭看回電視,剛才皮膚黝黑,戴著安全帽的身影,已經被瀑帕大橋宏偉的身軀取代。

這座橋梁橫跨深谷,兩岸泥濘的土壤,慘烈的植被狀態,一看就遭受了利蘇無情的席卷。

但是,瀑帕大橋不僅穩穩立在那裏,還沒有受到一點損傷。

“厲害啊。”律風感慨道,“利蘇刮過去,居然沒影響。”

“怎麽回事啊律工?”瞿飛眼神戳他,“咱南海隧道也沒影響!”

律風笑了笑,不回他,低頭吃飯。

南海隧道沒受影響,那是因為南海隧道在中國。

菲律賓遠在海外,又遭受利蘇直接攻擊,建設隊伍異國他鄉搞建設,還能像在家裏搞建設一樣保質保量,足夠讓他開心詫異了。

然而,更令他詫異的在後面。

新聞采訪最後鏡頭,居然是建設成員拉著中國援菲建設瀑帕大橋隊伍的橫幅,站在大橋工地前。

鏡頭掠影而過,能讓觀眾看清這一群身在菲律賓的中國建設者。

他們皮膚曬得黝黑,笑容卻格外燦爛——

“瀑帕大橋建設團隊,祝祖國繁榮昌盛!”

整齊鏗鏘的聲音,震得整個南海隧道的食堂爆發出一陣興高采烈的歡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