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第2/4頁)

只會得到“他們已經夠努力了”的回答。

於是,律風難得給國院打報告。

詳細描述了魚平大橋施工圖設計缺人的現狀,順便闡明了菲方同意接納更多設計師協助的意願。

不能一起996,那就擴大團隊提高效率,大幹一百天。

報告打了,律風便開始享受菲律賓的無聊周末。

他還沒能躺在床上,做一條隔空和殷以喬聊天的鹹魚,就被敲響了房門。

是岡薩。

這位周末必定會回家配老婆孩子的建築師,意外地出現在這裏。

他真誠友好的說道:“律先生,我聽前台說您周末都沒有出門,所以我想邀請您去周圍逛一逛,玩一玩。”

在菲律賓,長期不出門的家夥,都會被重點關注。

特別是律風這樣地位特殊的設計師。

之前要趕在復蘇計劃宣布前拿出大橋設計圖,他整天閉門不出還能說是忙碌。

現在,一切步入正軌,設計又有同事分擔。

岡薩聽前台說,律風周末還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就格外擔憂。

律風聽著他的擔憂,好像自己成為了菲律賓眼中的可憐人。

身處異國他鄉,沒有親屬沒有朋友,於是只好待在酒店,為菲律賓的未來冥思苦想。

岡薩感動得語無倫次,極力邀請他出門遊玩、散心。

“不是……”律風不得不糾正岡薩的感動,“我在菲律賓有朋友,只不過我們常常在網絡上聊天而已。”

可惜,網絡聊天在岡薩這裏根本不算交流。

他堅持說道:“那我們去約他們一起出行!現在是周末!”

律風無法拒絕平時沉默的岡薩突如其來的熱情。

“好吧,那我們去庫坎大橋看看。”

他和岡薩一同出行,並且給易興邦發送了消息。

他想,哪怕周末去見他們,看起來都像視察工地。

易興邦的建設團隊,在完成了瀑帕大橋驗收工作之後,很快就投入到了庫坎大橋的建設之中。

兩座橋梁的建設標準、設計思路都相差無幾。

在易總工的帶領下,很快就打入鋼樁,立起了三根橋基。

庫坎大橋位於未來的交通要道。

岡薩和律風開車前往不需要多長時間。

中國援建的標志,印在藍色圍墻上,一到門口就能見到手持武器的安保隊伍,以備戰建築重地的姿態,站崗巡邏。

經歷過一次示威式搶奪,再次回到菲律賓的援建隊伍,當然不可能無事發生。

庫坎大橋安保比瀑帕大橋更牢固,持槍護衛的人員變多,周圍還鑄成了高電壓鐵絲網,展現出了建設者吃一塹長一智得到的經驗。

岡薩以為律風來見朋友,隨時等著做一位兢兢業業的司機,帶他們遊覽菲律賓各個繁華區域。

誰知道,律風和庫坎大橋的總工程師握完手,就要去橋梁建設現場,看看這座建設在經濟要道上的中國橋。

習慣了休息日停工的岡薩,還是第一次來到全部由中國人設計建設,沒有菲律賓雇員的橋梁建設基地。

他們一路走向施工地點,耳邊不斷傳來吵雜的機器運作聲音。

律風和易興邦卻習以為常的聊起來。

“庫坎大橋預計工期還有幾年?”

“兩年吧。正好配合復蘇計劃的環島公路。”易興邦指了指遠處那一片荒地,“我們橋跟環島公路連起來,就是最好的高速通道了。”

岡薩清楚復蘇計劃的每一個項目。

環島公路從首都出發,環繞整座島嶼,成為菲律賓的全新生命線。

但是他沒想到,庫坎大橋看起來才剛剛打下樁基,幾根粗壯的鋼管暴露在泥地裏,總工程師就敢說:兩年完成。

“這橋有多長?”岡薩不禁問道,懷疑自己記憶出了問題。

易興邦看他一眼,奇怪回答道:“752米,怎麽了?”

“752米的大橋!”岡薩展現出菲律賓人的困惑,“你們怎麽可能在兩年內完工!”

中國在菲律賓的建築工程數不勝數,岡薩去過多個建築項目,了解過十多項中國援建的設施,並為中國速度感到詫異。

那些40個月、35個月、30個月的預計工期,看得他心緒激動,充滿期待。

因為他清楚美國的、德國的、英國的建築速度,沒有五六年(60-72個月)的時間,絕對無法協商一致。

他以為自己了解了中國基建。

卻在律風和易興邦閑聊裏,感受到自己狹窄的眼界。

他指著前面重重砸入地底的機械鐵臂,詫異說道:“你們才剛剛打出樁基。”

換作其他人這麽認真質疑,易興邦必然會充滿敵意。

可是岡薩的驚訝擺在臉上,眼神閃爍的色彩單純又好奇,無法讓他升起半點兒不悅。

他擡手摸了摸熱汗蒸騰的脖子,平靜說道:“我們一周就能打出三個樁基,一個月就能完成橋座澆築。兩年建完七百米,不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