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第3/4頁)

他不過是如實闡述,卻把岡薩嚇得夠嗆。

一周時間,還不夠他知道的工程完成樁基鉆孔。

就算是中國援建的其他項目,也沒有一周達成現在這般鋼管直立的模樣。

中國人拼命、超負荷工作的傳聞,岡薩走遍每一個援建項目都能從菲律賓同胞口中聽到。

規定工作時間之外,菲工們往往需要根據中方技術負責人的要求,繼續加班,以免延誤工期。

然而,到了完全由中國人建設的橋梁工地。

他才第一次意識到:他不懂得什麽叫做拼命。

“為什麽要這麽趕工?”岡薩的聲音沒有譴責,只有疑惑,“難道你們是想早點結束工程,回到祖國?”

易興邦無聲笑了笑,看向律風,“這不是更該問律工麽。”

全國院出了名的加班狂魔,怎麽來到菲律賓還沒教會菲國同事為什麽?

易興邦的話題一轉,律風都有些不好意思回答。

各國人民都有屬於自己的習慣和規則,就像他在英國的時候,絕對不會去問英國人“你們為什麽不努力”。

所以,他更不會譴責菲律賓建築師,為什麽周末不上班為國奮鬥。

然而,岡薩的求知欲寫在臉上,他也不是隨便糊弄人的性格。

“早點結束工程回國是一方面。”律風眺望施工中的庫坎大橋,“更重要的是,這座橋建設在中菲國際通道上。”

他斟詞酌句,回避了庫坎大橋是中國的宣言,選擇了更能令人接受的方式。

“因為,早一天完成這座橋,中國就能早一天實現給菲律賓的承諾。對建設這座橋梁的中國人來說,庫坎大橋不止是菲律賓的橋,更是中菲友誼的橋。”

律風說著,自己都笑起來。

“為了友誼,我們當然會竭盡全力。”

岡薩當然清楚中國人為什麽重視庫坎大橋。

中菲國際通道將會通過無數中國繼續進口的物資,滿足龐大的中國市場需求,所以才會調集了上百位中國工人,一路從瀑帕修到庫坎。

可是,律風說得那麽真誠,笑容裏帶著驕傲。

令他更願意去相信這些中國人日夜兼程、竭盡全力,為的是一份國際友誼。

岡薩對中國速度的驚嘆,得到了唯一答案。

中國人可以因為中國需要,在任何國家的土地上奮鬥拼搏。

這對從小接受愛國主義教育的岡薩來說,覺得羨慕又羞愧。

因為,橋是中國人建的。

橋會通過中國人需要的貨物。

但是橋,會留在菲律賓大地上,成為偉大的復蘇計劃一環,激活菲律賓的經濟建設。

中國人尚且如此努力,而他作為菲律賓人,是不是過於散漫?

他們遊覽了庫坎大橋建設現場,易興邦給他們做導遊的中途就被技術人員帶走查看情況。

律風和岡薩在周圍轉了轉,沒有等到易總工回來,便準備乘車原路返回。

律風系好安全帶,岡薩問了一個問題。

“律先生,庫坎大橋對於易先生來說,是必須盡快完成的項目。那麽,魚平大橋對於您來說,也是這樣嗎?”

“當然。”律風平靜看他,“不會有建設者,不希望自己的項目早日完工。”

周末的庫坎大橋一日遊,成為了律風和殷以喬的夜話主題。

那座建設得熱火朝天的橋梁,也許要不了多久,又會霸占國內外新聞,為中國援建添上新的光彩。

第二天,律風接到了岡薩的電話。

“律先生,您可以接收一下我發來的郵件,幫我看一看設計有沒有問題嗎?”

他沒有說什麽設計,可律風點開郵件,便見到了熟悉的結構。

魚平大橋止步於周五下班時間的圍堰方案圖,經過岡薩的繪制,按照他的想法圓滿完成。

粗細不一的線條外,還有菲律賓人的認真標注。

“這裏有點問題”“偏差值是0.9還是0.8?”“八孔方案更適合菲律賓吊裝塔規格,如果中方有更適合的吊裝塔,請指出。”

律風一條一條看,隨手打開軟件,循著岡薩的標注,慢慢修改存在問題的部分。

岡薩是菲律賓建築師裏,學習最認真,進步最快的人。

但他穩定965的工作時間,根本達不到律風想要的效率。

現在,一張詳盡的淤泥圍堰築基設計圖,經過律風修改,終於敲定了最終方案。

他把圖紙返給岡薩,還沒撥出電話。

岡薩的電話又打了過來,好像一直守在電腦旁。

“您這麽快就改好了?我看看……哦,原來是這樣!”

“這部分的設計應該可以按照我修改後的方案,遞交審核。”律風說,“明天早上,我們可以做一做基樁受力模型。”

“受力模型?了解了。”岡薩的認真回答,“我今晚做一個初步估算,明天您再看一看有沒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