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老八被貶為庶民,之前跟大清的生意往來自然也就沒了,商隊在事發之後,就再沒出現過。

對此,也就只有兩個解釋了,要麽這事兒有老八的參與,所以才能避開的那麽及時。

要麽就是郭絡羅氏已經帶著弘旺逃出海了,跟著商隊找到了老八,為了避免不必要的損失,老八也就沒有讓自己的商隊來大清。

但無論是哪一種解釋,這生意都是做不成了。

老八被貶為庶人的原因,也就只有平民百姓不知道,在大清的上流圈子裏,這事兒並不是秘密,想捂也捂不住。

對於已經出海的直郡王,這事兒並沒有瞞著,早在下旨把老八變為庶人的時候,就給直郡王寫過信,送信的也是直郡王安排在港口的人,無論是直郡王,還是老八,行蹤都神秘的很,連信件的傳遞靠的都是他們的人。

直郡王畢竟是老爺子的兒子,會有這麽一出,也是因為在直郡王和老八之間,老爺子過分偏愛直郡王了。

在跟老八斷絕生意往來的第三個月,四爺收到了來自於直郡王的信,當然這並不是第一封信,老爺子駕崩,直郡王就曾經寄來自己手抄的佛經,盡管當時老爺子已經下葬了,可還是將這些佛經燒在老爺子的陵前。

這是在老爺子駕崩之後的第二封來信,之所以特殊,是因為直郡王在信上說要接過老八曾經做的生意。

用他的話來說,老八已經是庶人了,額娘和福晉又犯過如此大錯,甚至老爺子的死跟老八有沒有關系都不一定。

所以這生意老八是肯定做不成了,倒不如他來做,日後的火槍火藥,他也能拿出銀子來買,而不是伸手向大清討要。

四爺也不是不能理解這個大哥的想法,坐在這個位置上的是老爺子,還是兄弟,對直郡王來說,到底是不一樣的。

問老爺子要東西理直氣壯,但是問感情沒那麽深的弟弟要東西,可能就開不了口了。

他之所以有顧慮,幾位議政大臣也拿不定主意的原因,還是出在郭絡羅氏身上。

先帝的死跟郭絡羅氏有著絕對的關系,這樣的罪名,光是被貶為庶民可不夠,但是一朝逃脫海外,隔著茫茫的大海,想捉人都捉不到。

若是老八不在意父母之死,那郭絡羅氏可能還在海的那一邊享福呢,就算是老八苛待郭絡羅氏,也必然不!不會將郭絡羅氏處死,海外成了法外之地。

對於所有的知情人來說,郭絡羅氏都是一個極不好的例子,殺了人,犯了罪,只要有足夠的時間謀劃,就可以遠走海外,逍遙度日。

而郭絡羅氏能出逃,不就是因為有老八的船隊。

假使再有人安排行刺,或者是旁的犯罪行為,如果到時候借助直郡王的船隊出海,也不是不可能的。

朝廷固然可以加強防範,但不得不說這是一個極大的漏洞,可能會刺激一些人鋌而走險。

但四爺之所以猶豫不決,不是因為顧及跟直郡王的兄弟之情,幾位議政大臣跟直郡王的交情就更不怎麽深了,他們糾結的原因還在於這其中的巨大利潤。

別看戶部的銀兩收回來了,之後又查處了一起貪腐案,收回四十多萬兩白銀,但國庫還是不夠富有。

全國旱澇不定,賑災需要銀子,修建水利需要銀子,修路需要銀子,維持軍隊需要銀子……

這上上下下的花銷太大了,哪筆銀子都不想放過,更別說這還是一筆細水長流的買賣,只要直郡王肯收,大清就會一直有銀子賺。

盡管與老八做生意的時候,一年的利潤只占大清財政收入的四十分之一,可這已經是一筆不小的數目了。

胤禎自然是主張大清有自己的船隊,就跟前朝那時候一樣,到時候海外的生意也能歸朝廷掌握,再有郭絡羅氏這樣外逃的犯人,朝廷也不至於束手無策。

在場的幾個人裏,胤禎是唯一有這個主張的,旁人不是不知道這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法子,關鍵還是沒錢,也就沒什麽可行性,最起碼是現在可行性不高。

前朝曾多次出海,每一次的花費都是巨大的,本朝可沒有前朝這麽富裕。

想要出海,前期的投入是巨大的,不說旁的,就是商船造價就不便宜。

老八和直郡王能出海,那是因為帶的東西少,只帶了人和糧草過去,至於老八後來建起來的商隊,那些船基本上都不是大清的,而是洋人的。

說到這事兒,胤禎還真是挺佩服八哥的,在哪兒都能混得開,能夠航海的船,尤其是在這個時代,那是多金貴重要的東西了,八哥竟然也能弄來,而且還組建成了商隊。

大清從中獲利不小,八哥肯定也賺了不少,如此才越不可能是八哥出了這樣的餿!主意。

四爺當上皇帝後最嚴峻的問題就是缺銀子,國庫裏的銀子完全不夠花的,先帝當年是拆了西墻補東墻,催還戶部欠銀的時候,那已經是到了拆都沒得拆的地步了,所以才不顧自己仁慈的名聲,也要收繳欠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