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打算換個活法的溫憲,如今才算是徹底走到人前來,一封休書天下知。

駙馬府的門匾被拆了下來,徹底被公主府兼並,本來她從和碩公主升為固倫公主後,這公主府的規模就應當擴大,休書送出去後,剛好可以把原本的駙馬府名正言順變成公主府的一部分。

不光是一紙休書,溫憲走向人前的途徑不止這一種,而是選擇了籌備育嬰院,京城是第一家。

裏面除了管事兒的外,做工的都是孤苦無依的女子,或被休棄,或老無所依,或曾為妾室但被人拋棄。

這裏面所有的人,都是胤禎親自篩選過的,他是九門提督,是禁軍統領,想查些人太容易了,五姐要做慈善,他自然是支持的,這要用的人可不能馬虎,不能讓品行不端的人混進去,反而汙了五姐的名聲。

育嬰院,顧名思義是收養被扔掉的嬰兒,這在京城並不多見,附近的城鎮和鄉野更多,被扔掉的嬰兒裏,十個有九個都是女嬰。

大清沒有計劃生育,把生下來的女嬰扔掉,多是窮困人家,不是兒子,又自覺養不起,就直接把孩子扔了,心腸還沒黑透的,好歹能把嬰兒扔在有人家的地方,或許有幾分可能被收養,不至於被活活餓死。

那良心黑透了的人家,直接把嬰兒扔進山溝裏,就沒想讓孩子活下來。

除了女嬰,還有一部分孩子是因為天生身體有疾,所以一生出來就會被扔掉。

能狠下心來扔掉自己孩子的人家並不多,尤其是在富庶之地,這只是個別情況。

受地域所限,育嬰院成立三個月,裏面只有三十二個孩子,其中有二十五個都是女孩子,有九個天生身體有疾,或是腿部有疾,或是眼睛看不到,或是聾啞。

這些孩子無一例外是被扔在了市井之中,就算無人收養,也能被育嬰院的人尋到,但孩子的父母若狠心將其扔在荒山野嶺,那就真沒辦法了。

溫憲公主所建的育嬰院占地面積還挺大的,不過沒有建在城裏,而是建在了城外。

自從見了這育嬰院之後,溫憲公主時常!常出城,親自去看望這些孩子們,對此京城上下也是議論紛紛。

有人覺得這是善行,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也有人覺得溫憲公主過於不守規矩,女子寫休書這事兒本來就觸動了一些人敏感的神經,一個獨居女子自由往來於京城內外,這又不合常理。

不只是官宦人家,就連平民百姓,對這事兒的意見也分成了兩派,各執一詞。

不過這並不能阻止溫憲,在四哥明確表態的情況下,這些人也就只敢私底下說幾句了,還不敢說的過分了。

雖然四哥不可能為這事兒下旨懲處人,但還有十四弟在呢,當年鞭打舜安顏一事可是鬧得沸沸揚揚,至今眾人也不敢忘記。

養幾十個孩子花費並不大,就算光靠著自己的俸祿,也完全足夠,更別說她和琉璃還合夥開了在大清朝開了二十多家胭脂鋪子。

別說是京城一家育嬰院了,按照她的計劃,育嬰院將來是要建在大清各地的,她一個人往外掏銀子也足夠。

而且她也沒打算,把這些孩子都養成吃白飯的廢人,等到了一定年歲的時候,也會讓人教他們學些東西,女子可學,男子可學木匠、鐵匠,若實在學不會這些手藝活,種地也使得,甚至想要做生意,也是可以的。

如此,育嬰院即便不能自負盈虧,但多少也能填補一些空缺。

這是溫憲想了許久的大計劃,有舜安顏這麽一回,她不打算再嫁人了,也不打算生一個自己的孩子,生命可貴,她都已經三十了,額娘在她這麽大的時候都已經做祖母了,生孩子要冒的風險太大了。

左右權衡,這對她來說,都不是一筆劃算的買賣。

反正四哥是皇帝,額娘是太後,十四弟是親王,一手把她養大的皇祖母是太皇太後,若還能把日子過得憋屈,那她就純屬是自己活該了。

四爺要關心的事兒太多了,溫憲的育嬰院,他雖然明顯表態了,但不可能一直關注這事兒,更不可能為這事兒操心出主意。

相比四哥,胤禎還算略有幾分清閑,尤其是大侄子到他身邊之後,聰!明人學習能力強,做事情也靠譜,這一點是不分年齡大小的,而且自家大侄子還繼承了四哥的勤奮。

如此好用又貼心的幫手,胤禎得的很是順手,一點兒都沒有在壓榨童工的自覺。

所以才有時間跑過來幫著五姐篩選人,之後又忙著出出主意。

“京城富裕之人多如過江之鯽,很多的官宦福晉也都樂於做善事,五姐不妨把這些人都聯系起來,籌備善銀,才能更快的把育嬰院開遍大清,也才能幫助更多的人。”

比起枯燥的抄佛經、撿佛豆、跪佛堂,捐銀子做慈善豈不是更容易的刷名聲方式,而且無形之中還炫了富,甚至可以借此來拓寬人脈。